
小人书是我们童年的精神食粮。成人巴掌大那么一本,黑白的,上面是画下面是字。当时给小人书画图的基本上都是工笔画大师,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和《岳飞传》等。
父母带着我去熟人家串门,总是先问主人家里是否有小画书,那时的人家几乎都有几本。大人们聊天,我就坐在一个角落,完全沉浸在故事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连接成电影在脑海中播映。

记得父亲给我买的第一套小人书是《阿凡提的故事》。都买是不可能的,即使两角钱一本,父母的工资每月才百十来元,零花钱都是一分两分。
那时全国各地都有书摊,就是大街上有人把小人书铺了一地,租给路人看,花两分钱,摊主给一个小板凳,半天时间一晃而过。渴了,就在旁边的茶水摊上再花两分钱买一碗凉茶,就没想去过厕所。
有次我回老家,小时候的玩伴,比我大一岁的同族女子,论辈分我叫她姑,可我只愿叫她小春。她带着我去街上摆书摊,把家里的小人书摆好静等客人上门。她去了趟厕所,回来惊讶的发现我坐到了别人的书摊前去看书。回家吃午饭的路上,一直数落我,总共我们的书摊挣了四分钱,我看别人的书花了六分钱,这不是傻吗!
小学三年级暑假的时候,父母带我下江南游玩。在上海我看到了第一本彩色的小人书,应该是画报,记得内容似乎和拳皇有关,上海的其他经历反而想不起来了。
四年级以后迷上了看小说,之后再没看过小人书,多年以后,高中暑假去堂弟家过暑假,他给我借了《城市猎人》、《灌篮高手》和《猫眼三姐妹》。接触到日本漫画的无厘头搞笑,笑得我停不下来,我那充满热情、活力和魔性的笑声,让家里人都觉得我很傻。成年后,二叔二婶还把我这段自嗨经历当段子讲。

这几十年大起大落,阅尽世态炎凉,朋友来,朋友去,惟有书籍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而这个忠实的朋友就是源自那第一本小人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