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女神六月的课程分享,是关于亲子教育的,对大多数的妈妈来说是非常需要和实用的。希望这个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个称职的好妈妈好爸爸吧。
时间:2017年6月2日
分享嘉宾:丹妮
策划:郭金
嘉宾简介 分享大纲来自丹妮的分享:
书香女神班的各位女神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丹妮,3月份时我们班的文艺委员金约我在4月份做一次关于育儿知识微课堂的分享,由于自己的原因微课分享延后到了今天。5月份时金又问:“我们之前相约6月微课堂的事情,准备可好?”我回答:“已经准备好了!题目是《养育中的情商教育》”,金当即的反应就是“这个题目很吸引我。”她又看了6月份的课程表,说6.1儿童节好巧合的大礼,考虑到六一当天爸爸妈妈们要全心陪伴宝贝们,我们又将时间顺延一天调整为今天。
希望今天我的分享能让爸爸妈妈们在养育过程中对情商教育有所认知和重视,并都能努力成长为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教会孩子受用一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我们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并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希望他们在生活中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享受自己的才华所创造的成就;希望他们和朋友建立真挚的友谊,未来能拥有和谐美满的婚姻,享受生活的全部乐趣,并最终也能成为称职的父母。
我是2个男孩的妈妈,大宝6岁、小宝2岁9个月。怀孩子初始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养孩子不仅仅是养大,还要养好。“养好”具体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当时的我是不知道的。但因为有这个信念,所以就让自己走在了育儿知识学习的路上。同时也让两个孩子从小进入某知名的早教课堂,育儿即育己。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素质,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平和养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也结交了很多在育儿方面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朋友们。
关于育儿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选择分享主题时我还在想选哪一块呢?促使我决定今天选择情商教育这个主题来分享,是因为我家大宝经历过的一个事件给我很大的触动,在养育过程中我对情商教育一直也都有关注和践行,但因为大宝经历的这个事件让我更加关注。
今年9月他即将进入小学,在年初时他刚好5岁半。一次晚餐交流中,大宝说:“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儿!”
我说:“宝贝,为什么呀?”
大宝说:“A同学说我是傻瓜。”
我说:“A同学这样说是不礼貌的,在妈妈眼里你是聪明又努力、妈妈最爱的宝贝!”我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他笑了!
随后儿子转移了话题,我也没多想他的感受,没有做到共情和引导他正确看待这个事件的方法。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过了几天后,晚上睡前聊天时,大宝又说了同样的话题,这次他越说越激动,接着嚎啕大哭,很难平复伤心的情绪。在幼儿园里同学这样的嘲笑让他很难过,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搂着大宝轻轻的告诉他:“宝贝,这个世界有善意和恶意的表达,但都是在表达他们自己的心里黑暗或者光明,你无需为此负责。那你觉得自己是傻瓜还是聪明又可爱的宝贝呢?”
大宝哽咽着说:“我是聪明又可爱的宝贝!”
我:“对啊,在爸爸妈妈、老师还有很多同学们的眼里你都是聪明又可爱的宝贝呢!你的数学那么厉害,在学校里还教会好多同学学习算法呢,大家都说你好棒哦,妈妈给你点赞!”
大宝的情绪也平静下来了,我说:“那你原谅A同学,还愿意和 A同学做朋友吗?”
大宝大方的说:“那我原谅他吧!”当情绪稳定了,事件影响释怀后,大宝也安静的睡着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难免会遇到被同伴欺负的场景:被别人打了、被人抢玩具了、别人不带他玩了、被人冤枉了……这时该怎样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同时又能友好的解决问题呢?
第二天在幼儿园我和老师了解情况,原来是班上一个身体结实、年龄较大又成熟些的男孩子A同学对我家大宝自创的“1,2,3,4,5,6,7,8,9,10”的发音听不懂,就随口对他说了句:“傻瓜!不和你玩了!”我家大宝观察力、学习力和专注力特别强,同时又是个情感特别细腻的孩子,在这之前他对“东西”的兴趣很浓,喜欢钻研,和大人间的交流合作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朋友”还没有太多概念,没有将对“东西”的兴趣转移到小朋友身上。这样的一个事件,让我知道我家大宝到了“人际关系能力发展阶段”。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后,老师带领班级小朋友在接下来的一周专门做了“认识好朋友”情商教育的专题活动。同时我也抓住这个时机带大宝一起参加幼儿情商训练营课程学习。
这次事件以后,大宝每天都很开心,和小朋友相处的也很融洽。在每一个新环境里,他都能很快适应,自信、大方的表达自己,遇到和小朋友的冲突时也能很快用学到的方法解决问题。自信、快乐的宝贝又回来了。
养育中的情商教育(书香女神微课堂之六)
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分享养育中的情商教育。
1、 情商的定义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情商(情绪商数)(EQ),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因此,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
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P.Salovery)的观点,认为情绪智商包含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情商并不是指人不会发脾气、没有情绪,而是当有消极情绪时能够自我觉察,不是让情绪憋回去而是让情绪流动起来,进而化解。
高情商的重要性:
我们大都听过这样的观念:在成功人生的决定因素当中,智商占20%,其他因素占80%,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在当今社会,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不断快速更新的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高情商的人,他们能够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影响他人的情绪,具备优秀的人际交往、抵抗挫折、解决问题、独立等能力,在人生的任何领域都更有优势。情绪技能出色的人在生活中也更可能获得满足,由于他们掌握了提高自身效率的心理习惯从而效率更高。
低情商的人不善于控制情绪,常常会经历内心的斗争,他们专注工作和清晰思考的能力会受到破坏。单纯靠智力因素无法应付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总会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肯接纳别人对的建议;对于孩子来说就无法和小朋友建立融洽的友谊,最终会导致被孤立;于成人来讲,低情商人的心态总是消极的,他们的内心非常敏感、脆弱,生活中的一点不顺都可能成为引爆坏情绪的引子。产生坏情绪后,他们又不善于调节,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排解坏情绪,不懂得向积极的方向引导自己,任由坏情绪肆意蔓延,将自己的理智吞没,甚至连犯下抱憾终身的错误也不知悔改。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情商后,再来看看什么是“情商教育”?
情商教育:有效的情商教育是通过给予孩子清晰的观念,教会他们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认识他人、人际技巧、问题解决和领导力方面的方法与技巧,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情绪管理、独立性、意志力、自律性、责任感、问题解决、社会交往、同理心等多方面的能力。高情商不是一早一夕形成的,它是对孩子日常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新塑造。因此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学习后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
由此我们看到情商教育的内容范围很大,其中情绪管理这块又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平和稳定的情绪是我们追求的。
2、 父母需要培养自我情绪的感知能力
培养自我情绪感知能力,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作为父母,我们首先更需要学会感知自己的情绪。只有对自己的情绪世界有一个更详尽的了解,我们才能允许自己释放愤怒、悲伤等情绪,才能更加关注导致这些情绪产生的事件和想法。父母对自己的情绪世界了解后,才能敏锐的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及其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事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高情绪感知能力需要通过冥想、瑜伽、运动、演奏音乐、绘画、写日记等独处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获得。写“情绪日记”就是一个提高情绪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样能让自己更加关注到每时每刻的情绪状态。
下表2-1情绪清单,记录一周内出现的各种情绪。配合情绪清单,我们可以写情绪日记,记录下这些情绪背后的事件和想法,提高我们自己的情绪感知能力。
表2-1
养育中的情商教育(书香女神微课堂之六)对照表2-1,通过情绪清单的记录,事后你可以想想:你还记得自己最后一次生气、最后一次哭是什么时候吗?这种感受背后的诱因是什么?有这样的情绪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是感觉如释重负,还是感觉羞愧难当呢?你和别人说起过这件事的起因吗?这些问题就是你要在情绪日记中记录的几个方面。同样,你也可以在日记中记录你对他人的情绪有什么样的反应,比如自己的孩子。每当自己的孩子生气、伤心或害怕时,你都可以随笔记录下自己的反应。通过情绪日记的方式让那些看似神秘、失控的情绪,以这种为情绪贴上标签并记录下来的过程,也是帮我们定义、接纳情绪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可控,不再那么可怕。
《情商》的作者、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学校。在这个鲜活的小世界里,我们学会了如何感知自己的情绪,了解了他人是如何回应我们的感受,读出了他人眼中的希望或恐惧,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希望或恐惧。在这个情绪学校里,不但家长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影响孩子,父母还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告诉孩子,他们是如何处理情绪的,夫妻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记得我家大宝5岁左右时,有段时间晚睡前他总是有悲伤想哭的情绪,不停的叫妈妈却又表达不出内心真实想说的内容,很晚了都还不睡。刚开始我还有耐心慢慢地哄着,后来我回应他的语气里带着不耐烦的情绪。孩子的心是最敏锐的,妈妈一点点的不耐烦情绪他都捕捉到了,于是更委屈、哭的更伤心。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有些懊恼,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待幼小的儿子啊!事后我又后悔、自责不已。相信这也是很多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同样情境。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应该告诉自己: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学会宽恕自己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慢慢的呼出来后,我搂着大宝说:“为什么想哭呢?是不是很晚了,爸爸还没有回家,你担心又想他呢?”
大宝听完我说的话,说:“我想爸爸!”哭的稀里哗啦。
我说:“那我们拿手机,你给爸爸打个电话,告诉他你想他了也很担心他,叫他早点回来哦!”
大宝擦干眼泪照做了,伤心的情绪也平复了很多。我还是轻轻地搂着大宝,告诉他:“要是感觉想哭,很难过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先像妈妈刚才那样用鼻子深深的吸一大口气,然后再慢慢的用嘴巴吐出来。你试试看吧!”
大宝试着做了两三次,我又问他:“感觉是不是没有那么难过的想哭啦?!”
这时大宝破涕为笑了。然后平静的睡着了!其实,和大人一样,孩子的情绪背后也是有原因的,对于小的孩子还没有成长到有足够的能力表达事件内容和情绪,只能通过哭、闹来引起大人的注意。只有父母对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才能用自己敏锐的觉察力来体会和处理孩子细微或强烈的感受,破译孩子真实的情感。
3、 评估自己的教养方式
做父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培训就要进入父母的角色,并且一做就是一辈子。孩子呢也没有使用的说明书,每个孩子个性也不一样。幸运的是关注教育的前行者,通过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哪些方法是有益的,哪些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对父母而言,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处理情绪的方式,明白这样的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中将父母的育儿行为分为四种:忽视型父母、压抑型父母、放任型父母和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
如下图所示:通过支持、期望两个维度来介绍4种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影响。
养育中的情商教育(书香女神微课堂之六)低期望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看4种类型的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忽视型父母(低支持、低期望)
➢ 不与孩子共享情绪,或者忽略孩子的情绪
➢ 希望孩子的消极情绪快速消失,不解决问题,认为时间能够解决一切
➢ 典型的表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关闭情绪通道
➢ 对孩子想要表达什么丝毫没有兴趣听
➢ 缺少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
➢ 过于关注如何消灭情绪,而不关注情绪本身的意义
➢ 面对孩子的情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 认为消极情绪是孩子调整能力差的表现
➢ 缩小孩子的感受,对那些引起孩子消极情绪的事件不予重视
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养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必将引起孩子将来对父母的漠视。孩子对父母安全依恋的需求断开了,长此以往亲子关系必将出现问题。在家里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没有得到锻炼,那么在学校他们表达和小朋友建立关系的方式就会得到老师和同伴的抵触,就又加强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削弱。可能就会不合理的将自己的感受认为是错误的、不恰当的、不被认可的。他们也会认为,是因为自身存在某种问题,所以才会有那种不好的感受,将会不太擅长调整自己的情绪。成年后,在婚姻关系里也会不自信。
压抑型父母(低支持、高期望)
➢ 身上具有很多忽视型家长的行为表现,只不过更加负面
➢ 也很爱孩子,但对情绪了解的并不多,父母自己很容易生气
➢ 要求孩子绝对的服从
➢ 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但对孩子没有支持和接纳
➢ 因为孩子表达情绪而评判、指责孩子,强调孩子要向好的情绪或行为标准看齐
➢ 不论孩子是否有不良行为,都会因孩子表达情绪而斥责、教训或惩罚孩子
➢ 认为消极情绪应该加以控制
➢ 认为消极情绪是孩子性格不好的表现
➢ 认为孩子通过消极情绪来操控大人;这种观念会引发权力的抗衡
➢ 认为情绪让人软弱;孩子必须在情感上坚强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
压抑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影响同忽视型家长。研究表明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到青春期可能更容易叛逆,行为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任何问题反抗为主或者特别懦弱。不习惯独立思考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缺少接纳和支持,长大了还会在错误的地方寻求支持和关爱。在学校里社交能力低容易受挫,成年后会投射到择偶和婚姻关系中。
让孩子学习到消极情绪是种不好的事情。感受到被孤立和心生恨意,学会说谎。最坏的是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坏孩子。情绪未得到发泄,负面情绪被压制回去后,长此以往会进入潜意识,以后经常会情绪化却没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放任型父母(高支持、低期望),即我们常说的溺爱
➢ 完全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表达
➢ 在情感上完全支持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不划定界限
➢ 当孩子感受到消极情绪时,马上给孩子以安慰
➢ 对孩子的行为不提供任何指导,不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不教孩子感知、标注和应对情绪
➢ 当面对消极情绪时,觉得除了包容以外没有其他可以做的,容忍不了消极情绪,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
➢ 认为管理消极情绪就像操控压力装置,情绪一旦发泄出来就万事大吉了
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他们将不懂得如何调整情绪;遭遇逆境时自身没有办法接纳,缺乏韧性,感觉天会塌下来。很难集中注意力、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建立友谊。
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高支持、高期望)
➢ 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时,有耐心,愿意和孩子一起待在一起
➢ 把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做增进亲密感的机会
➢ 能够对孩子的情绪感受表示理解和接纳
➢ 认为孩子的消极情绪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孩子的平台
➢ 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很敏感,即使是细微的情绪变化也能感觉得到
➢ 当孩子表达情绪时,不会变的困惑或焦虑;知道这时应该做什么
➢ 不会觉得自己需要解决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 利用情绪化的瞬间去做如下事情:
倾听孩子
共情,用温情和安慰性的话语来对待孩子
帮助孩子为他正在感受的情绪贴上标签
指导孩子调整情绪
划定行为界限,教给孩子什么是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情绪管理训练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他们将学会信任自己的感觉、调整情绪、解决问题。更加信任父母,虽然也会有各种情绪,但他们具有最佳的调整能力可以化解困难,具有更强的自尊感、责任感和同理心,学习成绩很好,与人相处也特别融洽。
了解4种教养方式的特点以及对孩子未来产生的影响后,作为父母我们都要不断进行教养方式的平衡,积极引导孩子更好的成长。
4、 情绪管理训练的5个关键步骤
共情是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的感受并随之作出回应的能力。共情的目的就是父母用积极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过程中把这种亲密的、情绪上的理解传递给他们并且做到感同身受,就等于认可了他们的经历也带领孩子学着安慰自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实现和孩子共同联结的桥梁,让孩子越来越信任父母、关系越来越亲密。
要做到共情,父母首先要有感同身受的态度;共情别人前先要共情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共情也并不意味着迁就,父母接纳的是孩子的感受,引导的是孩子的行为,但同时也要坚守界限。共情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情绪马上就可以好转,深层次的发泄对孩子来说也是情绪好转的迹象,这时孩子是在清空他身体内的垃圾情绪。当父母尽力不去批评、不漠视孩子的感受,不试着把他从自己的情绪中转移出来,孩子就会允许父母进入他们的世界,会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当在生活中出现冲突时,孩子才会和父母一起面对问题并共同解决它。
第一步: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父母们要想理解孩子们的感受,首先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感知,其次才是孩子的。前面提到父母们可以通过写情绪日记的方式来训练自己情绪感知的能力。孩子是一个单纯、脆弱、缺少经验的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特别是7岁以下的孩子,只能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表达情绪。
刚开始时,我提到我家大宝在幼儿园被同学嘲弄的话语打击时他感到特别难过。第一次他和我们提到这个事件时,我没能察觉到孩子的难过情绪,累积到几天后他的情绪崩溃了,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搂着大宝安慰他:“A同学没听懂你的话,就说是傻瓜,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但这不是你的错。宝贝,这个世界有善意和恶意的表达,但都是在表达他们自己的心里黑暗或者光明,你无需为此负责。那你觉得自己是傻瓜还是聪明又可爱的宝贝呢?”
我轻轻的抚摸他的头,接着说:“那以后,你可以告诉A同学:你不懂我说的发音我可以教你呀!”后来我又提供关于友谊的绘本给老师,组织关于维持友谊这方面的情商主题活动。大宝在之后的幼儿园生活中,每天都很开心,没有再出现这种情绪问题了。觉察并体会孩子的情绪,将情绪化的瞬间当做建立信任、提供指导的好机会。
第二步:把握机会
当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很多家长不愿面对,认为过一会儿就好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消极情绪一次又一次的被忽略被压制回去,长此以往就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以后这种潜意识里的消极情绪,会不受控的表露出来,那时的危害就更大。只有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标注自己的情绪、感到自己被人理解时,消极情绪才会逐渐消融。认同孩子的情绪,同时也是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这种安慰自己的能力将让孩子受益一生。
前面提到一次睡前,我家大宝因为爸爸晚归想他睡不着哭泣,我教他学习深呼吸的方法。在后来一次我和先生意见出现分歧而争吵后,我流泪了,当时大宝也在身边。换做以前我是不愿意让孩子看到我这样难过的状态的,因为学习我知道其实这也是给予孩子学习怎样处理面对冲突的机会。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大宝跑去拿了纸巾走到我面前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说:“妈妈,我给你擦鼻涕眼泪,你快深呼吸!像我这样做!”他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示范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再用嘴巴慢慢吐出来。看着稚嫩的大宝,那时我突然觉得好欣慰好幸福。跟着他一起深呼吸着。后来他又补充一句:“妈妈,感觉好点儿了吗?”“好多啦,谢谢你儿子,教给妈妈这么棒的方法!”接着我们都笑了,刚才的不快全都跑光啦!事实上,父母的情绪表露是对孩子如何表达情绪最有效的诠释,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安慰自己和他人。
第三步:倾听与认可
感同身受的去倾听并认可孩子的情绪,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用耳朵来收集信息,而是要用眼睛观察孩子的行为,用心灵去感受孩子体会到的一切,多拥抱、多对孩子说爱、多用积极温暖的方式发动全身的多感官去回应孩子。
前段时间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大宝和我大学同学们在一个靠海的岛上度假村里聚会住宿。大宝玩的很开心,他去时自己带了作业晚上也主动写了但是没写完说是周日再写。平时大宝的自律性都很高,作业都是自己安排好。但是这次到了周日晚上快十点时叫大宝去洗澡睡觉,他跑去书房说要先完成作业。大宝自己在书房写作业的时候,结果呢,爸爸走进书房搬个椅子坐在大宝身边说:“爸爸陪你写作业吧!”大宝大声不情愿的“嗯”了一声。后来我在卧室听到大宝很大声生气的说:“我要自己来!”,没过一小会儿,就听到大宝带着哭腔特别大声的叫:“我自己来嘛!”同时传来哭泣声。来到书房我问:“怎么回事儿呢?”大宝一边哭一边对我说:“我就是要自己来。”也不写作业了,看时间都快十一点啦!爸爸还指着卷面上的一道题目说:“你看,爸爸拿计算器给你算,就是错了呀,爸爸说的是对的呢!”我说:“儿子要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很好呀!”同时示意爸爸先去洗澡,我来安抚大宝。爸爸离开书房,我帮助大宝平复情绪后,指导他认真读了题目,我就安静的坐在他身边,大宝自己很快就写完了作业。面对这样的局面,要学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安排,并认可他,而不是以父母的意志来左右一切。同理心了孩子,让他们学会选择做自己,才会更独立。
第四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在孩子感受情绪时,帮助他们为情绪贴上标签。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为大宝当时的情绪贴上的标签是“着急”“生气”,帮他了解自己当时经历的处境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大宝本身是个自律性高、独立性强的孩子,对于很晚了作业没有完成,他的内心是很着急的;独立性强,他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能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不需要爸爸的帮忙。而爸爸没有领会大宝的意思,给出了不合时宜的帮助。父母经历事件拥有情绪时,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语言词汇来表达正在经历的感受,即是帮助孩子建立表达自己情绪的词汇库。研究表明,为情绪贴标签这一行为对神经系统有安抚作用,能帮孩子更快地从不愉快的情形中平复。在幼年时期就能够调节情绪的孩子将表现出情商方面的优势:他们有着更好的专注力、更亲密的伙伴关系、更高的学术成就和更健康的身体状况。
第五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环节也需要5个步骤:划定界限、确认目标、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你的家庭观念,评估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协助孩子选择一个方案。
家有两宝的父母,肯定经常会遇到两宝争抢玩具打闹的场景。我家里两个宝贝都很喜欢看书,有时候哥哥正拿着一本绘本很认真的看着时,弟弟跑来一把抢走了书。哥哥很生气呀,追过去夺回书顺手又给弟弟拍一巴掌,弟弟就“哇哇”的哭起来。以往旧有的养育方式里,很多家长就会批评哥哥说要让着弟弟呀。这种方式只会让哥哥委屈认识不到自己动手打弟弟的错误,也会助长弟弟肆意拿哥哥东西的不良行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在安抚弟弟情绪的同时也会对哥哥说:“妈妈知道弟弟抢了你的书让你感到很生气。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也会很生气。但你动手打弟弟就不对了。我们还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吗?”要让孩子明白有这样的情绪是没有问题的,出问题的是打弟弟的这个错误的行为。所有的感受和愿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被容忍的。对于弟弟抢哥哥书的行为也是需要指明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等哥哥看完后弟弟再看,或者询问哥哥是否可以一起看?!所以,父母的任务是为孩子划定界限,而非意愿。
在这个事件中,我会问哥哥和弟弟要不要原谅对方,还是以后都不一起玩了。因为有父母平静的安抚在前,这时他们会确认目标是:和解,拥抱对方。很多时候这种情境里,问哥哥:“你和弟弟都很喜欢这个绘本,怎么办呢?”他会给出方案。有时候哥哥会拿其他玩具给弟弟,让弟弟先玩说等他看完后再给弟弟看;有时候他也会邀请弟弟一起看,读给弟弟听;还有几次就直接把书让给弟弟看,他自己去做其他事情了。
孩子们正是在这种体验中感知、学习和成长起来的。后来惊喜的发现,在外面玩时,遇到此种类型的事件时,我们家弟弟处理的也特别好!
养育中的情商教育(书香女神微课堂之六)
五、和孩子一起阅读
谈到和孩子一起阅读,特别有感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及其团队曾在全国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规律性的现象——父母读书多,孩子读书也多。“儿童是在模仿中长大的,儿童的学习是观察性学习。如果父母喜欢看书,孩子哪怕只有两三岁都会学着拿起书。”孙云晓经常被问及如何培养儿童阅读习惯,他最常说的答案是“父母带头读书”。
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高品质的儿童图书是父母教孩子认识情绪的好帮手。精心挑选适合各年龄段的图书,通过故事帮助孩子认识高兴、悲伤、愤怒、生气等各种情绪和处理这些情绪的方式。也有助于孩子建立表达各种情绪的词汇库,能够帮助孩子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父母一开始就给到孩子阅读的环境,孩子自然就会爱上读书的感觉。
我家两个宝贝主要由我和外婆一起带大,从出生开始,我们会给他们读绘本,唱儿歌,玩图卡游戏等,平时带出去玩时尽管孩子还不会说话还不一定听的懂,我们也会指着标志说这是什么,看到好看的图画也会描述给宝贝们听。读绘本时,我们用手指指读。那时没有说陪孩子阅读是为了让他们马上能认多少字,而是觉得这就是一种互动性强的游戏。让我意外的是,我家大宝一岁半时,我们在海边玩儿坐着的那个石凳上写有“中国农业银行”几个字,他大声的读出来了,看着我们惊讶的表情他还很兴奋。我当时就蒙了,心想:“宝贝认识这些字了?”带着这个疑惑,晚上我专门把这几个字写下来并剪出来,打乱顺序,一个一个指给他看,他居然都认识。后来读绘本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大宝居然认识很多字,能够自己读简单绘本。
上幼儿园前他能够自己读简单儿童故事书,他不仅是记住而是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拥有学习的能力了。表现在他能发现相形字的读音不同、哪个字多一笔少一笔就是另外一个字。阅读增进了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很多自信。通过自己摸索的学习方法,他又能在其他方面运用自如。这就是我们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带来的美妙体验和收获。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的每一个点展开来讲,估计又能是一堂微课。感谢各位女神的倾听!以上内容都是自己学习加上育儿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专业性还谈不上,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身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更加关注和重视情商教育这块儿。也特别感谢约翰.戈特曼博士《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在学习的路上,祝愿各位女神都能成长,收获最美好的一切!
养育中的情商教育(书香女神微课堂之六)
仔细的阅读完丹妮的分享,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很差劲的妈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抽部分的精力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中,陪伴他们一起长大。
谢谢丹妮的分享,非常受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