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旦起且读三五卷
文、图/网风
丁酉年腊月十九日,于晚间在家中信笔书写一篇《家训随感》,后改标题为《良玉非琢安得为器?》再读时颇不满意,等到于书柜一隅"遇见"《古代家训精华》、《古代家书精华》这两本书后,随手翻上几页,便觉得之前所思甚微甚浅。于是便下了决心,在这春节期间,一定将这两本书好好读一读。今盛夏已至,两卷书已被翻阅破残,虽终日而思,然未有多得。
" 一日一文"自今年年初1月31日以来,因重新练习在电脑上打字耽搁了三日(也不能算是间断),而后6月重回县公安局,时断时续旬余。读书、写作、工作、生活均未曾荒废,此四项万不可荒废其一,如若荒废其一,不仅将遇人耻笑了,紧要的是无处安身立命。如若懵懵然生活、工作不去思考,"今我"依旧是“昨我”;如若读书不予练笔、实践,所读之书终究是“他人之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愈是探索愈是让人觉得浩渺无穷。今玩味家书家训精华,已觉受益非浅。择其中部分文字以示,也算是“眼到、手到、心到”一次吧!
先从家书家训之"安身立命"的作用入手,很是赞同作者的观点:"如果说读书学习是手段,那么立身处世就是目的;读书学习是为立身处世奠定基础,立身处世是对读书学习成败进行检验。要之,学以致用,即为了生存生活。如果学富五车,而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地,那是书呆子;如果满腹经纶而一旦要派上用场时却一败涂地,那是纸上谈兵者。"此乃真知也。
梁帝萧纲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需谨重,文章且需放荡"。说白了就是要求写文章与立身处世要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入手。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李白的一生,想到了东方朔的一生,想起两司马,想起三曹和三苏,还有许多史上的名流。史上载老子有言:"凡当世之士,聪明深察而死者,好议人也;博辩宏大而危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此其言真若黄钟大吕、瓦缶齐鸣。话要说,又不能多说,又不能少说,这对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来说的确是难度不小。我自幼嫉恶如仇,曾多次因言惹祸,的确当记下东汉马援之语:“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对照以往的人生经验,更加觉得人生理当如此。三国王昶引当时的谚语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当真是"博览长见识、寡交少事非",当真是"沉默是金,雄辩是银"。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但取舍之间却需人的智慧。

慎言不易,慎行就更难了。阅读众多青史留名之人的家书得知,他们在教习子女时多有如下要求:一者要谦虚,不要傲慢;二者要谨慎交友,远离是非之人;三者遇事忍让,待人谦和。回顾人生过往,我在与人交往中也吃过不少苦头,如今算是折服于圣贤之言了。"君子先择而后交,固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择,固多怨"。世事人情确是复杂多变,包括我们自己也会时常左右摇摆不定。人心叵测,管鲍之交、刎颈之交固然可羡可慕,金兰之交、对床风雨固然可艳可赞,然而人心隔了肚皮,损友利已者有之,富贵易友者有之,前交后绝者有之,前绝后交者亦有之。导人为恶者有之,卖友求荣者亦有之,不可不慎啊!
两书中收录的作者无论男女老幼,个个均非等闲之辈。有刘邦、司马谈、东方朔、刘向、马援、郑玄、蔡邕、张纮、曹操、向朗、诸葛亮、王祥、羊祜、嵇康、王修、陶渊明、源贺、杨椿、颜之推、柳玭、欧阳修、邵雍、蔡襄、司马光、叶梦得、陆游、朱熹、家颐、袁采、罗伦、霍韬、杨继盛、陈确、徐媛、郑淑云、史桂芳、孙枝蔚、郑板桥、彭端淑、曾国藩、张之洞、吴汝伦………看看这些人的名字,你都不好意思不“俯首称臣”!
彼时初读,正值大年三十在所值班。窗外庆祝过春节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很是让人心绪起伏不定。今独坐南窗之下书斋之中,空调将盛夏的燥热拒之室外,心静之后愈觉清凉。抄录些许文字以享:一是关于择业,"人有常业,则富不暇为非,贫不至失节;二是关于为官仕宦:"廉吏久,久则富"。功成身退,保身全已。可不是?古往今来,功成名就而激流勇退者如范蠡、张良终得以善终。见好不收如伍子胥、李斯、韩信……遭致灭族,这里面不是没有"天道"啊!
今始知家训非以《颜氏家训》为始。"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家颐在《教子语》中言:"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马上得天下的高祖刘邦在临终之际所书《手敕太子》中写到:"追思昔所行,多不是",这是对我们要多读书和多教育子女的直言训诫,应当引起我等深思。
彼时大年三十,辖区内有哭有吵有醉酒胡闹的,有争有斗有掉皮掉肉的。彼时偏又遇辖区内一30岁出头的年轻人因触电身亡,上老下小,不禁让人心生悲悯……如今追思春节前后,仍然感觉辛苦之至。
中国国人众多,疆域辽阔,国泰民安不易,于一家一人而言多有无常。但在这无常的人生中,真善美从不会缺席,如何能使自己仍至家人族人在无常的人生当中永葆“勇猛精进”的状态,我想除了长期坚持“耕读”之外绝无第二种好的办法。
“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苟能如此,一生永不会向下,作下等人。”宋人叶梦得在《石林家训》中如是说。愿我们都能追随叶公的足迹,旦起读书,一生永不向下。

抄录清进士吴汝伦《谕儿书》如下: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大愚不灵。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之境,皆能长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疾疾",皆至言也。
2018.7.23以记
文章皆原创,转载请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