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三国提前四百年(中)

如果三国提前四百年(中)

作者: 炽焰烨 | 来源:发表于2016-03-02 22:35 被阅读12次

公元前203年,韩信接受了谋士蒯通三分天下的建议,自立为王,根据所占齐鲁大地的地盘自命为齐王。麾下兵马三十余万,谋士蒯通、李左车等人。韩信熟读六韬精于用兵,再三思量大局形势,现在的局势可谓是相当微妙。三分的局势如果化成一块大饼,刘邦的那一块是最大的,项羽和他都是相对小一点的。刘邦手下才能猛将如林、谋士如云,四方豪杰趋之若鹜,天下英才为他所用。后方有超级后勤部长萧何源源不断的补给,可谓是声势最旺。这次独立可谓是彻底得罪了刘邦,自身兵力还可以, 长久之下难以为继,内务补给都亟待完善。相比之下自己身边大能之士并不多,蒯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必加重用。蒯通就任后立刻着手打造大齐完整生态圈,内政方面:招贤纳士,选贤任能,设置各级官员;鼓励农商,借鉴大秦律法颁布相关法令,完善税收制度,经济来源逐步稳定;军备方面韩信全权负责,整日操练。外交方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派出使者出使楚地,与项羽签订同盟协定,相约暂时互不侵扰,牵制刘邦,大齐发展日新月异。

此刻的项羽虽然实力不够雄厚,刘邦失去了左膀韩信,让他大大喘了口气,虽然签订了楚齐协定,可霸王心中从来没有把韩信这个曾受过胯下之辱的小辈放在眼里。暂时的喘息可以让他专心除掉心头大患刘邦,待刘邦被消灭,韩信乃囊中之物。项羽一面派谋臣向江东父老寻求补给,稍作休整亲率精锐骑兵突击大汉城池。

此刻刘邦心中是最难过的,难过的不仅是韩信的背叛,而是自身损兵折将、失去齐国土地,反而又多了一个心头大患,这种局面是他不愿看到的。张良、陈平一方面劝慰主公,另一方面积极筹划计策,以期瓦解齐楚联盟。

此时华夏三分,各方诸侯见此大局,个个蠢蠢欲动,中原风起云涌,豪杰逐鹿,谁能问鼎,下篇继续。

相关文章

  • 如果三国提前四百年(中)

    公元前203年,韩信接受了谋士蒯通三分天下的建议,自立为王,根据所占齐鲁大地的地盘自命为齐王。麾下兵马三十余万,谋...

  • 如果三国提前四百年(上)

    刘邦、项羽、韩信 背景:楚汉战争期间,汉王刘邦派谋士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归属汉国,郦食其很好地完成了使命,说服了齐王...

  • 如果三国提前四百年(下)

    公元前200年的大地上,三分态势并存数年,期间北方匈奴趁乱南下,南方夷人部落亦蠢蠢欲动,战事连绵,骨露于野,千里难...

  • 思东汉三国,悟党争亡国

    大家都能说唱东汉末年分三国,可究竟为何会分出三国呢?大汉朝皇恩沐浴四百年,何至于沦落至此呢? 东汉最后的几位皇帝,...

  •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七)

    【原文】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字词义解释】 (1)光武:帝号。指...

  • 《三国志》:“三国时代”的读书人

    上一篇:《三国纪》:不存在的三国 如果前几篇所说的三国事,大多是以《三国演义》为背景来说的,那么“三国热”就如易中...

  • 《三字经》28. 光武兴,为东汉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白话:刘秀(光武帝)的武装政权兴盛,推翻王莽建立...

  • 高人点拨刘备前程,却一言不发,画了41幅画,提前预言三国结局

    高人点拨刘备前程,却一言不发,画了41幅画,提前预言三国结局 在恢弘浩大的《三国演义》英雄谱中,诸葛亮一直作为有影...

  • 韩信凭什么本事,打得出汉朝大半片江山

    韩信的军事才能,众所周知的厉害。到他死后四百年,陈寿写《三国志》吹曹操,“韩白之奇策”;到后来,基本说孙吴韩白卫霍...

  • 陪伴成长

    儿子最近在看《三国演义》的书,喜欢问这问那,有时候我都被问住了。如果没有提前看过,真的跟不上他的节奏。 “孙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三国提前四百年(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vn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