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北大的陈更博士推荐,趁周末读了一本书中篇小说,是乔叶老师的《最慢的是活着》。
不夸张地说:
这是我一年来看到最真诚的文字。
当一篇文章可以穿透视网膜,触达内心深处时,就意味着它已经脱离了世俗定义的成功,自然也用不到各种爆文技巧二十四式了。
就像是你还在冥思苦想如何用标题吸睛,别人已经用文字击穿人心了。
高维打低维,任何技巧都是花架子。
先梳理下这本小说中的故事,然后聊一下,通过这本书,我想和大家探讨的3个问题,分别是:
1.什么样的内容值得付费?
2.好的文章有哪些标准?
3.在这个成功被定义的时代,文学到底还有什么价值?
这本中篇小说来自乔叶老师,是河南修武县普通家庭中的第四个孩子。作者也是一个普通的记者和作家,就此产出了这篇普通平实的小说。
严格来说这不是小说,是乔叶老师的个人回忆录。正因此,这部作品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透漏着真实感。
全文以“我”的视角来讲述祖母(奶奶)的平凡一生。
从一开始的重男轻女,到“我”父母相继去世接连遭受两重打击,陷入低谷,然后从祖母大病开颅后开始转折,孙辈孝敬善待抚养,最后“我”的两个哥哥相继入狱,打击重病过世,悲剧收尾。
故事简单带过,喜欢的话可以花两个小时时间去微信读书找来这篇小说读一下。
因为这是一本有“穿透力”的书,载着一串串有“穿透力”的文字。有时候文字的力量无法用文字来描述。
接下来,我们通过这本书,来探讨一下上面的3个问题。
一、什么样的内容值得付费?
李源老师曾在节目里面明确给出了答案:
那些用更高级的思路来解释更低维的内容,更受中产阶级喜欢,并因此有更多人愿意为此付费。其中用《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的案例和心法,把这一点讲的很透彻。
不过,我想引用另外一个概念来解读:叫著读比
万维刚老师所提出的“著读比”的概念,是用时间维度来衡量一个内容的好坏。
比方说《红楼梦》《史记》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倾尽一生的著作。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他们在这个作品上花费了几十年的心血。而一个人最多几十个小时就读完了。其中,著作时间/阅读时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而像很多网络写手,他们花两个小时就能写出来一篇网文,一个人花十分钟读完。著作时间/阅读时间,这个数字是相对偏小的。
更可怕的是,现在有很多新闻报道,鸡汤情感,都是智能机器人,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全网阅读量最高的案例观点热词,总结套路,编码框架解构行文,一瞬间就能成文。而这篇文章可能有上百万千万阅读量,花费掉用户注意力极大。这个著读比,比原子核直径还小。
另外,著读比高不一定是提笔写作的时间越长越好,这点万老师没有深入去解释。我就大胆补充一下吧。
更精准的著读比,应该是作者在该内容成型过程中,投入的时间阅历见识的人总和。
当然现在市面上的各类知识付费产品可以类比为“购学比”,你购来的内容是导师毕生的功夫,还是速成的特效药?你学习的成本(主要为时间成本)又是多少。
回到本书,作者显然是回忆了从自己对祖母产生记忆,到祖母去世为止的三十多年来凝炼出的深情。
因此,这也是一本著读比很高的书,其阅读价值就高。
当一篇文章失去了标题套路模板情绪案例热点三段式,剩下的最本真的文字往往最具备“打动”和“感染力”。
但这些文字成本很高,需要作者细致入微和深度切己的经历加之时间纬度酝酿才能让情感淬炼,喷薄欲出。这样的内容无价,且永不过时。
既然我们都同意说,人的注意力和时间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那在选择对内容付费时,是不是就可以把著读比作为一个参考纬度呢?
二、什么是好文章?
单从这篇小说中,最明显感受到的,就是「对峙」。
事实上,「对峙」这个词是贯穿在全书任何一个角落的:
从标题“最慢的”是“活着”,活着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眼睛一闭一睁重复几万次,一转眼一生就过去了,但这里和最慢的产生「对峙」
故事脉络中,写“我”和祖母的感情深厚,先从小时候祖母多偏心的各种细节开始,书中前半部分大量类似冲突描写,让人读起来义愤填膺,忍不住对祖母不明事理生气。从而产生「对峙」
然后是贯穿全文的各种细节对峙,从而建立行文张力。
用开心写伤心,用幸福写悲伤。
把祖母这样的小人物,写进时代发展的大背景。
好文章不一定都具备「对峙」特性,不过把「对峙」拿捏自如的文章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一个客观标准,观点是来自真实故事计划的雷垒老师的写作心法。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好的作家往往会经历「言语寡淡」——「辞藻华丽」——「言语平实」的三部曲。
开始和结束看似差别不大,但这中间和张无忌的太极拳还差两个降龙十八掌。(张无忌忘记了太极拳,郭靖只会降龙十八掌)
像朱自清,把转身买个橘子用一系列动词和名词连贯,平实普通,深刻富有张力。
而普通人喜欢堆砌华丽丽的形容词,拿捏的好就是《荷塘月色》,用不好会使文章拖沓啰嗦。
三、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毕竟是曾经某乎上喋喋不休的话题,我只能用仅有的理解能力来给大家一个参考纬度: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高中时候都下意识(被教育)认为,那些学习不好的人才去学文科,不用动脑子思考解题,都是晃着脑袋背背背。
人文社科对应的是科学逻辑,这两方面都很强的北大的陈更博士讲过一句话,她说:
亲近文学,需要人的直觉、直观想象、联想能力、意象思维、情感等,热泪盈眶、嬉笑怒骂、开阔的兴起的情感,从文字中来,给生活锦上添花,给心灵以滋润,让人感受到幸福感。
而理科动用的一定是大脑的另一部分,在冷静中调用人的逻辑思维、计算推理能力、规律总结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感受到成就感。
一个是幸福感,一个是成就感。
这位边造机器人边读诗的女博士,把诗词文学和科研,当成自己可以自由切换的两种模式,互联协调,相互补充。
见过Excel表格吧,她每一天都是那样的。不过,陈更说正因为有这两种模式的切换,才一点也不累,而且,很享受。
粉完陈更,来说说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吧:
科学给你铺好路,文学让你找到路。
科学和逻辑能解决现世问题,文学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科学解决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文学解决人与人,人与心的关系。
科学是发动机,决定人能跑多快,文学是方向盘,不让人迷失方向。
科学给物质提供保障,文学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文学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思想。
文学给予我们的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让我们与各种不同的人,包括自己交往的能力。
你说谁重要?
小孩子才讲是非对错,大人只审时度势看利弊。
就像鲁迅先生当年认为:医身,不如医心、
文露老师讲过:文学让人心不死,让人相信真正的梦想,并更加宽容,也为人生“渡劫”。
听起来有些鸡汤,但是,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理工男,同样可以有理有据地大声说,文学是有用的,就像《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里说:
它能寄托人类的共同想象。共同想象的更高纬度,就是宗教。
最后,用经典电影《死亡诗社》里的一段话结束这个问题:
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 医药,法律,商业,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是维生的必需条件。 但是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毕竟,这世界上有人追求成功,也有人定义成功。
本周读书笔记分享完毕。
感谢陈更老师,李源老师,万维钢老师,陈老师,文露老师,雷垒老师的启发。
2018年9月8日,来自写完周报想着万一将来有一天我发财了但是现在穷又傲娇吃饱饭用一个小时搬砖码字的碎碎念︿(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