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随笔(八)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5-25 13:35 被阅读0次

      最近几天户外散步,一个小时多点打来回的行程,变成了两个小时出头。啥原因?与途中擦肩而过的行者,有了本是同根生的交流。是的,就是同根生,虽然与他们的现在,有着不同的国籍身份,但由此上溯两代、三代,却都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以前邂逅顶多就是礼貌性打个招呼,用的语言也是简单的英文,究竟从哪来、去哪里,也无暇深问。来到这边的人,大都具有多元文化的观念,再说白点就是英雄不问出处,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呵呵!

      今天巧遇三拨一条路上的往来人。第一拨两位老大哥,一位82岁,再一位73岁,问来自哪个国家?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哪个城市?或吉隆坡、或槟城;祖籍是哪里?或福建、或广东。怎么来到这边的、来这边有多长时间了?(有点查户口架势了哈)哦,足有半个多世纪了,那时才二十岁上下,来这边留学,学成之后就留下来了。问到家庭的情况,俩老哥都开心一笑,孙子辈都读大学了。挥手再见后又继续前行,进入社区公园又见一位看似70多岁老者,一路走来哼着小曲悠哉悠哉。先打招呼您是华人吗?他笑着反问您也是?都说的中文,也都黑头发黄皮肤,所问所答都觉得搞笑了。问长者高寿?回应83岁;来自哪、有多久?说来话长,祖籍广东,出生在马来西亚乡村,槟城读中学、吉隆坡读大学,然后教中学、再大学,任过校长、院长,再到澳洲读的博士。再往下攀谈,老先生话越来越多,把自己中学时喜欢打篮球司职后卫,曾代表国家转战亚洲很多国家;又谈到自己的专长是数学,出版过专著有8部;还谈到虽年迈身体挺好、性情乐观,坚持户外行走,经常打打网球、高尔夫球,而且技艺超群。问到家里儿孙事?回答儿子在美国、女儿在悉尼打工。打的啥工?或教授、或医生,又说孙子辈也大学毕业了。老先生现在居住地布里斯班,但经常游走于新加坡、马来西亚,他说小时候家穷,吃了很多苦。后来家姐嫁人去了槟城,然后投奔过去上了初中、高中、而后大学,一生也颇为不易,尤其是对已经离世的家姐饱含深情。

      回程路上巧遇前两天简书提到,刚从从吉隆坡来此探望儿孙的夫妇,他们结伴去库塔山观景台返回途中,我们又有缘再见。虽然认识才几天,从他们的眼神里、谈吐中,能感觉到良善、厚道、真诚。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库塔山麓随拍)

相关文章

  • 冬日随笔

    天寒地冻,冬日随笔,希望喜欢!

  • 【听槐堂随笔】腊梅枝头凝寒香

    【听槐堂随笔】(2) ��文/听槐堂 年终岁末的冬日...

  • 百渡

    诗意随笔 百渡 文/剑豪@峡谷听风扬 南国冬日暖, ...

  • 冬日随笔

    教学区东南角的杉树前两天还是青色的,今天在楼外天梯上背书,发现它已经变得金黄。 不是那些耀眼的金,也不是枫叶那般赤...

  • 冬日随笔

    用清水洗脸 把生锈的水龙头想象成 古老的竹管 忽略掉消毒液味道 那哗啦啦流淌着的 是山谷清泉 被冲刷过的双手 不擦...

  • 冬日随笔

    秋末冬至,这一年又近了尾声。时间这位温和持重的老人,总是那样不急不徐却也从不停歇的涓涓向前,缓缓而淌。冬季傍晚...

  • 冬日随笔

    午后飘起了毛毛细雨,冬日里更添了一分寒冷,地面已被雨水润湿,远方的山脉也渐渐模糊看不清楚,山尖已经被笼上了一层薄薄...

  • 冬日随笔

    一石一木一清欢, 一草一陶一淡然。 一书一画一悠远, 一片素心度浮年。

  • 冬日随笔

    冬季没有春季的新绿,也没有夏季的绚丽多彩,但却是一个回忆的好季节。 每天忙忙碌碌,既使今天多么的精彩,也觉...

  • 冬日随笔

    越来越接近开学了,我倒是觉得有些迷茫,是啊,过了就学期,基本算是放下的童年吧,过了这个学期,我们纷忙而又璀璨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随笔(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dh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