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杨本芬的《秋园》。
原本读书不多的我有一个矫情的偏好---爱看名家作品,甚至于还要先挑着名家的代表作来看。这次读到儿子给我推荐的杨本芬的《秋园》,直接打开来读,在我还没还得及百度杨本芬是谁时,却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是一部纪实风格的小说,以母亲秋园的一生穿起一个家庭几十年间颠沛起伏的生活。书中的主角秋园即是作者的母亲。1914年,秋园出生在洛阳一户行医的人家。她的两个嫂子在一次意外中丧生,父亲因此生病去世,家道中落。长大后的秋园和国民党文职官杨仁受结婚,后跟随丈夫从洛阳到了南京。抗战爆发后,又随杨仁受脱离部队回到湖南乡下。动荡的年代,湖南乡下的秋园,做代课教师做裁缝依然食难果腹,不得不面对难捱的贫穷饥饿歧视,经历六个孩子中三个孩子和丈夫的死亡,甚而改嫁异乡,虽说晚年又回到两个儿子身边,安享晚年活到89岁,去世后,孩子们却在她一件棉袄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秋园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零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零年,从湖北回湖南。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虽说我没在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生活过,可从她鲜活真实的记述里,看到那个动荡的时代底层普通人的艰难求生,眼和心都被深深撅住。越上年纪,越想看到真实的东西,听到真实的话,哪怕是比虚构玄幻还要荒诞的真实。我想正是这本书中的普通和真实,打动了我。
读这本书很自然地想起以前读过的齐邦媛的《巨流河》,也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点看待历史的巨变,真实地记录普通人在大时代的随波逐流和抗争。只是比秋园小10岁的齐邦媛的父亲是台湾有名的政界人士,她本人也是著作等身的大学教授,所以记述的时代虽有重叠,但《巨流河》记述战争,抒写士人风骨,视野都更宽广。
名人、上层人物的历史固然有色彩,更有留存下来的价值。 而秋园只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想做代课老师而不得的“旧官吏”的老婆,是连当时的农村老太太都看不起的最底层女性。唯其如此,这样鲜活真实的个人历史也更有其可贵之处。聪慧漂亮能干的秋园们在那个泥泞的时代蹒跚走过,而我们,也从她走过的地方看到社会的险恶人情的冷暖,看到一家人努力活着的力量。就像杨本芬说的,“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不写出来,就注定会被深埋。”在我们广阔的土地上,在我们身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何其多也。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运输公司退休的普通八旬老太太在厨房完成的第一本书《秋园》,一经乐府文化出版,就引起诸多好评获豆瓣高分的原因吧。
“那些碎片一般的,历史的承受者,那些普通人,如果他们的声音能留下一点点,就会特别动人。”《秋园》的编辑涂志刚的话也让我想到我那已经脚步蹒跚的老父亲,近两年越来越好跟我们讲他年轻时候的事了,我想以后当他再给我讲他在给生产队喂牛时如何趁着空闲把周围村子里的书借遍来读,讲他如何因为没有煤票不得不在冬天拉着平车到焦作去拉煤这些陈年旧事时,我一定要静心耐心地听,要把他--一个普通农村人的普通经历也认真记述下来。
谁说这样真实的陈年旧事不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滴水呢。
感谢杨本芬让更多普通人真切地感受到: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鲜活真实的个体存在更容易走入人心。反过来看,当你诚实地记录和认识自我的生命,那往往意味着更多:你还记录了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