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粥左罗的《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收获颇多,便将可以内化利用的内容记录下来,加深学习印象,让自学写作的路上少一份阻碍、多一份途径可走。归纳几点自己认为对写作有所帮助的观点。
一、学习成长本质上就是每天不断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主题式阅读,高质量输入,边读边思考,带批判性思维和学习心态去整理归纳输入的内容,获取新观点,产生新思考,才能稳定、高效地输出内容。
二、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习惯性追问事物的本质,建立知识的链接。
三、应用所学的知识,强化输出能力。效率上要高频写、持续写,内容上要有故事和观点,同时要建立自己的写作流程,以及反馈系统(如表达能力是否得到认可,是否调动读者的参与感)
四、一定要公开写作
五、优质文章判断的标准:是否提供了新知,创造了价值
六、写作要有对象感,像聊天一样轻松、通俗,时不时提问一下即可。
七、明确写作的方向: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安全需求(工作、感情、收入、疾病),社交需求(同学、朋友、同事、上下级),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八、确立写作主题:
(一)14个思考方向。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
2、是什么:这是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
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
4、怎么做: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怎样使用一个观念,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5、分解:把整体拆分成多个部分。
6、并列:找同一层级不同纬度的案例论证同一个观点。
7、递进:时间、空间、程度的递进。
8、关联:这件事与其他的哪些事有联系?这个感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
9、过程:事情的发展。
10、转折:事情发展的中途出现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11、对比:人物对比、事物对比、观点对比。
12、结果:事情的结局如何?
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
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学会并使用一个观念、方法,得到什么价值?
(二)根据对主题的理解列出提纲。 1、问题:大家的痛点
2、为什么:简述事情的原因
3、关联:哪些概念可以解释这件事情(被动娱乐、主动娱乐、心流、自控力、边际效应等)
4、怎么做:给大家提出具体建议根据思维模型,列好后再梳理一下,一个初步的提纲就出来了。
九、让自己的兴趣广泛,学习各行各业牛人的经验,而后内化利用,是最高效的成长方法。
十、结论先行: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先说目标,再说方法。
十一、写作靠日常生活中,刻意积累案例。
十二、论证要精彩(摆事实、讲道理),抛出论点,拿案例证明论点。
十三、好的文章,要有故事的点缀,吸引读者。
(一)写故事的框架有三点: 1、冲突:遇到什么麻烦
2、行动:必须去解决的麻烦
3、结局:最后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二)回答7个问题,三分钟构思一个故事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2、实现目标的阻碍是什么?
3、为了实现目标,他会如何努力?
4、结果如何?
5、发生了什么意外?
6、意外发生后,情节如何转折?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故事的吸引力和代入感更容易满足读者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很多观点和道理需要借助故事来传达,所以写故事是写文章的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