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约语文

简约语文

作者: 丝语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1:05 被阅读59次
简约语文

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阳光是无处不在的。它预示着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与希望······

——题记

走着走着,人不免会缺少继续与坚持的动力,恰到好处的即时充电是再好不过了。尽管周五的气侯异常寒冷,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去学习的热情,南通市通州育才中学的丁卫军一行带来了一场“简约语文”的盛宴。现将整理内容如下:

张丽均关于好课的隐喻:1、形而下:塔基广大,塔身坚固,塔层分明,塔饰精美,塔刹峻拔2、形而上:灵魂纯粹度,精神灿烂度,智慧风厚度,品性宽宥度,情怀浪漫度,领悟敏锐度,视界开阔度。课改专家说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简约语文课堂的内在机理强调四个基本原则,即“以少胜多”“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张弛有度”,强调处理好多与少、繁与简、深与浅、难与易的内在关系。

一、教学内容追求约中见丰。

二、教学设计追求以简驭繁。

三、教学结构追求枝繁叶茂。

四、教学凭借追求化难为易。

简约语文课堂设计的三大策略:(聚焦)

一、必须聚焦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上来。

二、必须聚焦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聚焦语文本身,强调必须聚焦“语用”。

四、需要聚焦课文的核心内容和核心价值。

五、必须聚焦学生需要,从学情出发。

简约语文课堂设计的三大策略:(整合)

整合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整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简约语文课堂达成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整合。

一是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是教学手段的整合。

三是师生情意智的整合。

四是教学活动的整合。

设计意识:有效自主(方法)真实合作(组织)深度探究(设问)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材料,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1、教授课文: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学习阅读。

2、自读课文:以渔求鱼,让学生学会阅读。

3、课外阅读:连类而及,建立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之间连接的通道。

课外阅读的具体操作:

制定可行的阅读规划,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设计有趣的读前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行有效的过程跟踪,检查与指导,增进阅读,深化体验。有质量的阅读成果的形成与分享。

强化过程,在美丽的文字里遇见:遇见不一样的人,遇见不一样的人生,遇见不一样的生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阅读就是一种遇见,这是一个奇妙、美好的过程。遇见美好:遇见是一种新奇的发现,遇见是一种心灵的对话,遇见是一种思想的成长,遇见是一种情感的共鸣,遇见是一种精神的奔跑,遇见是一种真我的在场。

阅读,让自己听到自我: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读一段文,用声音传递情感,诉说故事,感悟哲思。做一位朗读者吧!

阅读,在摘录中品味别有的宁静。品读经典,也静听笔尖摩擦稿纸的乐音,把读到的精美段落,摘录下来,慢慢品味,把自己浸泡在文字中,让灵魂随之舞动,让思想因此而升腾。

阅读,在背诵中找到乐趣。我们常常为作者的文字、才情、智慧而怦然心动,那一段文字常常让我们陶醉。这样的文字会在我们的血液里涌动。我们不妨把它背下来,在积累中丰富,丰润我们的一生。

阅读,在批注中走向文本深处。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边写,让手、脑、心贴着文字飞。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话一段文,长也好,短也罢。只要写出你的慧眼所见,慧心所感。

阅读,与另一个灵魂对话。在对话中遇见。读书有疑问,读书有思考,读书有感悟。走进文学经典,对话人物,接触另一个灵魂。

阅读,在笔记中走向深渊。未经表述的阅读是肤浅的,只有经过文字输出,所读内容才能穿过你的身体留下痕迹。

阅读,让笔下鲜花盛开。不指向写作的阅读是低效的。在经典中学写作,用写作让你的情感,你的思想,你的故事在心灵自然流淌。

从经典中中学写作:精致的段落,精美的语言,精深的主题。从仿写走向化用,指向写作之读,浸润心灵的悟,抵达灵魂的表达。

无法回避的话题——考试,考,必然是课外阅读的有力推手。

批注指南:眉批,一般批注在文章顶部,大多是纵观全文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旁批,一般批注在文章左右两边,可以从品读作品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记录新得体会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解读,做旁批时,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应语句的内涵。

                  尾批,一般批注在文章底部,大多是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主旨进行总结,深入分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约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g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