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那么,什么才是必不可缺,什么并非必有不可,甚至毫无必要,又该如何辨别呢?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道理单纯至极,“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快乐”大概可以成为一个标准。如果你从事一份自以为很重要的工作,却不能从中发现油然而生的乐趣和喜悦;如果工作时没有心花怒放的感觉,看来那里面有些不对头、不调和的东西了。这种时候就必须回归初心,将妨碍乐趣与喜悦的多余部件和不自然的要素一个个抛弃掉。
以上是村上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的一段话,说的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具体怎么执行?如何舍弃那些多余的部件呢?
我时常想,是不是那些人因为没有孩子,所以生活才过得如此的洒脱——能忠于自己,能自由选择,比如王小波 、村上春树、连岳等人。但想了下周遭的人,远非如此。有的人甚至是单身,没有婚姻的责任和牵绊(此处用牵绊是考虑到有些夫妻不支持对方的人生理想)理应更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所爱,但她们真的能么?真的做出忠于自己的选择么?
说到这不得不提下亨利.戴维.梭罗。梭罗也是终身未娶的,从《瓦尔登湖》来看,这位前辈真是把人生想得够通透,不仅通透还异常的独特。梭罗在瓦尔登湖边住了两年多,自耕自种,自给自足,与湖光山色虫鱼花鸟作伴,好不自由惬意。读一读《瓦尔登湖》,深入了解梭罗的一生,就会发现他可不是作秀。他不是为了特立独行,不是行为艺术,不是为了隐居而隐居,更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很难说一些人想“解甲归田”的原因,至少目前我有些逃避现实的意味)。
结了婚会怎样呢?婚姻则多了份责任(此处不讨论不负责的人),夫妻不仅要相互扶持维系家庭,还要对对方负责。比方说不能任性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让对方独自养家;又比如当对方不看好不支持一方的理想追求时,那要么一方自动放弃,要么关系决裂。
有了孩子呢?肯定要给孩子吃好喝好穿好住好(至少大多父母是这么期盼并为之辛勤努力的)。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出人头地。关于教育这点,在现代,即使一个知识再渊博的人,也不敢拍胸脯打包票说“依靠自己的指导,孩子去普通学校也能被教育好”,所以好学校又成为一项追求。然而以上都还不能体现一个好父母的最高标准,要想达到这一最高标准,还必须给孩子买套房或者留一笔可观的积蓄吧。
这么看来,好像养孩子确实限制了人选择的余地。难道要归咎于生孩子么?我们抚养孩子的方式,以及给予孩子的东西,真的要根据上诉这段话来执行么?这一“标配”又是从何而来呢?
并非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所导致,从历史来看,物质贫乏的古代,父母同样期待后代出人头地,这应该是世俗观念下的父性和母性,偶有某个父母逆其道而行(这指采取不同的育儿目标和方式),必会被侧目相看议论纷纷吧。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人人都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那谁来做那些苦活累活?这不是自私么?
这里有个不可能成立的前提——人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兴趣爱好;二是没有几个人能放弃世俗的评价标准,放手追求自己所爱。
所以,真正能享受理想享受热情带来快乐的人,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抛弃一切追求梦想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
斯特里克兰出走前有点像个“隐形”人物,怎么说呢,就是每天上班挣钱养活一家的一个默默无闻沉默寡言的人,家庭生活富裕平稳(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他太太喜欢结交艺术家和作家,经常请他们上门吃饭,在她眼里丈夫是个沉稳但对文艺完全没感觉的人,在今天看来就是过分务实而无趣的那类人。
斯特里克兰有一天突然出走了。太太和周边的人都以为他是有了情妇所以抛弃了他们,但讽刺的是,实际上他是去了巴黎寻找自己的梦想——画画。这个戏剧般反差的事实让太太备受打击,不可置信,这简直比他有了外遇要糟糕上百倍。(可见夫妻间彼此极度缺乏了解)
据说斯特里克兰这一角色原型是高更。说实话,我实在不喜欢他为了梦想所表现出的冷酷,不仅是对妻子和两个儿女,还有那些被他利用和伤害的好人。但是确实也佩服他,为了梦想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对身份、地位、饥饿、疾病、死亡以及别人的讥笑和质疑一概漠视)和决绝(与亲情和情感道德划清界限)。
小说总是以非理性的冷酷,残忍,阴暗来揭示某个深刻的道理。这本书应该是探讨面包和理想之间的抉择的典范作品,但我实在接受不了斯特里克兰这种方式,有些方面我仍愿意保留世俗,有些世俗的东西不能抛弃,比如家庭,亲情,爱情,友情还有基本的道德观(当然坏的亲情爱情友情之类的,不要也罢)。
所以说,我的乐趣和喜悦中家庭和孩子必不可少,可以变的是放下对评价、成功、物质和普遍标准的执着。当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最大化的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能产生乐趣和喜悦感的事情上,如何把一些阻碍清除掉。
别无他法,唯有不断思考和摸索吧。
——————————————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尼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