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有感——提问的艺术

听课有感——提问的艺术

作者: 崂山美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09:45 被阅读0次

今日第一节,听了两个班级的课,其中在毕春苗老师的数学课上,大概听了20分钟,颇有感触。想就课堂提问的艺术和大家做一交流。

从后门悄悄进了九年级3班,我发现毕老师正在电子白板上手拿圆规示范画圆,孩子们的注意力很集中,面向白板,目光聚焦,跟着老师说着操作的步骤,声音整齐而洪亮。没有哪个学生是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就像一个长长的行军队伍,每个人都紧跟着,生怕掉队。那个瞬间,我头脑中闪过若干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上课的画面。六中的付老师、育才的代老师,甚至在全国著名的数学老师的课堂上,都是这样一种感觉。老师就像生出了魔力,紧紧地吸引着孩子们。

数学课对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要求很高,一旦学生思维怠惰,他就跟不上队伍了。其实不仅是数学课,即使是在文科的课堂上,也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方法当然不一而足,这里我只想就课堂提问的艺术和大家做一交流。

提问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引起学生的注意;

2. 鼓励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的思维活动;

3. 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引导整个班级的教学;

4.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掌握情况等。

提问不是随意而问,懂得学生心理,懂得提问的艺术,就可以带领学生跳一曲优美的思维舞蹈。

1.提问要善于诱导。毕老师提问的时候,她的眼睛、手势、体态

似乎都在说话,都在启发学生思考,轻轻的一句话“谁有办法……再想想……”袅袅娜娜地从她口中走出,像一只轻盈的小鸟在学生脑际盘旋。她似乎并不着急学生回答,也不急于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纸上画画、写写,让学生获得发现的乐趣,所以,我看到孩子们是面上含笑的,这种情景又让我想起不久前在北京的课堂上看到的孩子们舒心的笑容。

2.提问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有些老师把很多问题装在自己的脑子里,一个一个接连不断地问,学生不会知道老师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也无法有充分的思考。所以我们倡导“核心问题”、“主问题”的设计,也可以用“问题组”的形式呈现,或者在PPT上勾画出需要掌握的小知识点,让学生心中有数,有所准备,这样的提问才更有效。

3.提问要让学生保持悬念。有的老师喜欢先把学生叫起来,再提问题。这样的弊端有二:一是被叫学生在不知老师会提什么问题的情况下站起来,会非常紧张,从而影响了他正常水平的发挥;二是其他学生会过于放松,因为没被叫到,就会放弃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先提出问题,引导全班思考,然后再点学生。要让学生始终有一种悬念,他们可能随时被叫到。这既增加了问题的可靠性,又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和警觉。

当然,关于提问的艺术还有很多,我这里抛砖引玉,提醒老师们思考和研究,以此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锻炼。

相关文章

  • 听课有感——提问的艺术

    今日第一节,听了两个班级的课,其中在毕春苗老师的数学课上,大概听了20分钟,颇有感触。想就课堂提问的艺术和大家做一...

  • 读《提问的艺术》有感

    读《提问的艺术》有感:“好的问题,原比问题的答案更有力量。”每天如能记住一句话,有所启发、改变,已是了不得的收获。

  • 听课

    听课有感

  • 提问的艺术

    我们部分小伙伴们在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往往被称为话题终结者,很难延续下去,形成良好的互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

  • 《提问的艺术》

    唯一让我感到有压力的事是我躺在沙发上时,我意识到花园里的草又长高了,需要除草了。这得归功于我祷告和做礼拜时的心态。

  • 提问的艺术

    程序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提问题是一种能力,如何问问题是一门学问: 看到一张图,觉得不错,分享出来。有则...

  • 提问的艺术

    好的问题远比问题的答案更有力量。学生时代,学霸和学渣的区别,通过观察他们提问题的就能一目了然。简单来说,能通过搜索...

  • 提问的艺术

    学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是说:会提问的...

  • 提问的艺术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天都要用到提问,跟每个人聊天沟通都必须用到提问,虽然提问这么普遍,但是很多却没有意...

  • 提问的艺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有感——提问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lk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