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是个非常富有爱心的老师,每次上课都非常积极,从来没有表现过懈怠或者疲惫的状态。然而在她因怀孕即将离开我们,被调离去做行政工作的时候,她眼角含泪,哽咽着告诉了我们许多背后的故事。
原来在那年春节,一路陪伴她成长的爷爷离开了人世,她无力挽回。在她给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奶奶也正处于肝癌晚期。因为她是留守儿童,所以与爷爷奶奶的感情更加深厚。面对亲人相继离去的事实,她觉得无比自责与痛苦。因为在亲人需要钱去救命的时候,她拿不出几十万上百万去延续爷爷奶奶的生命。这是亲情与金钱的交汇,也是很多人为了钱而奋斗的一个理由。进而,她激励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不至于像她这样无奈。
然而,我却并不是这样想的,某种程度上我有些质疑老师的逻辑。我非常理解她的痛苦,因为生命最宝贵的价值就在于活着而不是死去。但是在亲人病危之际,挽留亲人的生命所需要的是大把大把的钞票,好好读书就一定能赚到这么多钱吗?这是不一定的,读书的时候我们相信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但是走上社会以后我们会发现不是每时每刻努力都会有回报,更可能的是能站在财富金字塔的顶端的只能是极少数人。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是这个社会平凡的一份子,没有大富大贵的境遇,拿不出几十万上百万去挽留亲人的生命。
其次,只有能在危急时刻挽留亲人的生命才是尽孝吗?每个人都有死去的那一刻,我们可能都会害怕死亡。但是当你站在生命的尽头去回顾这一生,如果值了,没有什么遗憾,离开又有什么错呢?强行挽留就一定是对的吗?很多癌症晚期的病人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这让我想起中西方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的差距。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能是把癌症晚期的病人送进医院,即使治不好也要尽力治疗,至少子女不会有道德上的压力。而西方更多的是完成病人没有实现的愿望,至少在离开时了无遗憾。鲁迅曾在文章中写到,父亲离去时最后一口气咽不下,极度痛苦,而身边的人却一直要求他大喊父亲父亲,似乎形式上的挽留就是尽孝的道德法则。后来鲁迅回忆时觉得无比懊悔,自己被传统的观念绑架而忽略了父亲当时生不如死的痛苦。
当然,促使我想起这件事的是前几天遇到一个自称是自己创业成功,现在加入玫琳凯化妆公司的一个陌生人。当时她觉得我和大学时的她很像,希望能帮助我,这样自己也会收获快乐。然而,她几乎是洗脑式的不断给我重复金钱的价值,试图刺激我对金钱的疯狂渴望。其中最能吸引人的莫过于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的,不希望自己在亲人病重之时自己没有钱去医治。这一点抓住了人性最柔软的部分,绝大多数人听到这个都会为之动容。
因为这个话题本身极具争议性,我的观点仅代表自己的一点思考,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