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月18日《大乘经庄严论》第76课听课笔记

5月18日《大乘经庄严论》第76课听课笔记

作者: 塔秋旺姆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21:43 被阅读0次
    5月18日《大乘经庄严论》第76课听课笔记

    1、监狱里的人如果受持五个根本戒,就不会进去了,都是因为杀、盗、淫、妄而去,地狱众生也是因为没有行持十善业而去的;

    2、一百个贪心不如一个嗔危害大 贪心伤害自己 嗔心害别人;

    3、法王如意宝等上师都是一直陪伴着弟子 ,虽然显现上身体也不好 但一直坚持以慈悲力、智慧力引导弟子。现在上师自己可以独立走路了,念及法王等上师都非常感恩,所谓饮水思源;

    4、佛教文化中的利他精神是罕见的

    5、《安士全书》中记载 一人于梦中 得知一年后会死 如念佛和吃斋可以延寿 刚开始他吃佛念斋 后一友人说不会有事 他就放弃念佛吃斋 一年后果然死了。有一些修行人 本来修行很好 后来遇到一些人或事 就改变了 也是很可怜;

    6、度众生的过程中不要有厌烦心;慈悲心的作用就是不会生厌烦心;

    7、遇到这么好的大乘佛法 不要空手而归;

    所涉教证:

    嗔恚之法 现在大苦

    于未来世 复获苦报

    《大庄严论经》

    生死苦长远 应当入涅槃

    以大慈悲力 久住而不舍

    《入大乘论》

    提婆及罗睺 爱念无有二

    如是慈悲心 是菩萨平等

    《文殊师利问经》

    我护诸众生 犹如一子想

    假使欲害我 我亦生慈心

    《大庄严论经》

    火盛水能灭 贪爱难可消

    贪欲火焚心 正法生则难

    《佛所行赞》

    众生体性苦 生老病死逼

    《大庄严论经》

    虽观一切空 而不舍众生

    虽怜愍众生 不舍一切空

    《万善同归集》

    善知于诸法 常行慈悲心

    如法而化导 一切皆信敬

    《华严经》(上师要求背)

    所讲内容:

    第十八 供养依师无量心品

    己三(四无量心)分二:一、解说四无量;二、别说悲无量心。

    庚一(解说四无量)分六:一、本体;二、所缘;三、分类;四、果;、五、违品;六、功德。

    辛五、违品:若问:如何会产生众多过患呢?

    惑毁自他戒,

    有失利养微,

    护神师责罚,

    恶名转无暇,

    失得未得故,

    心生大痛苦。

    以害心损恼等烦恼造杀生等罪业,使自己今生被杀、受束缚等,他世堕入地狱等,毁坏自己;以那些烦恼而损害他者的生命、受用、妻子等毁坏众生;毁坏戒律。破戒者,自己会这样想:我已失去投生善趣、圣者赞叹之道,有罪异生凡夫所依止的道是趋入恶趣道,我已毁坏自己。心里忧伤或后悔,心有失落与怯懦。对于破戒者,以前的施主也认为这是造罪之人,不是布施处而不再作任何供养,别人也轻蔑,不再把他当成供养处,法衣、饮食资具的利养微薄。以前具戒时予以保护的天神也指责他,从此以后不再保护。本师佛陀也在《毗奈耶经》等中多番谴责:“此比丘不堪为比丘,已失沙门法,行为如驴,如死尸。”破戒者按常规受到梵净行者贬低、斥责,不可与此人共住,受到隔离、摈除等惩罚。“某某人破戒造了如此罪业”的恶名传扬四面八方。失毁戒律的行人不仅今生得到的是众多痛苦,而且他世还要转生到地狱等无暇处。以前自相续已得到的闻、戒、四无量等已失去,也无法再获得没有得到的功德法,因此也失去未得,内心生起后悔忧恼剧烈的痛苦,这些是由于不具备慈心等而使违品烦恼增上的过患。

    辛六、功德:

    善住慈心等,

    不生此诸过,

    非惑为利生,

    不舍于轮回。

    菩萨,永远不会生起刚刚所说的这所有过患,如理善加安住慈心等四无量中,具足四无量,依靠智慧力不被贪等烦恼所染的缘故不是染污性,但以大悲心为利其他众生而不舍弃轮回,受生轮回后成熟有情。

    佛子于有情,

    慈等心生此,

    众生于有德,

    独子非如是。

    佛子对一切有情以慈心等四无量心生起这种利乐行,这是所有一般众生都不具有的,父母双亲,疼爱具有功德的独生子,但并非能生起菩萨的这种慈心。

    庚二(别说悲无量心)分九:一、所缘境;二、果;三、作用;四、分类;五、宣说大悲之差别;六、赞叹功德;七、生悲心之因;八、菩萨悲心以平等性差别超胜;九、最胜悲心。

    辛一、悲心所缘境:

    炽盛随敌转,

    苦逼暗遮覆,

    普入难行道,

    真具大束缚。

    贪杂剧毒食,

    舍道入歧途,

    弱势之有情,

    是生悲心境。

    悲心所缘对境的众生有十种:

    1、缘于对欲界五欲妙贪心极其炽盛者,菩萨会言:“悲哉,这些众生贪得无厌,欲火中烧,无有自在”,生起强烈悲心。

    2、对于行持善法但随其怨敌魔众制造违缘所转而放弃行善者也生悲心。

    3、缘于转生到三恶趣感受难忍的苦受,即便是善趣也被生老病死等痛苦逼迫的众生也生起强烈悲心。

    4、对于造杀生等痛苦之因身语意恶行而不知产生地狱等苦果被这种黑暗所遮蔽的屠夫、猎人、盗贼等可怜的众生生悲心。

    5、永久不趋向解脱法的断种姓者,在无边生世中漂泊轮回,完全入于难行之道,因此对他们生悲心。

    6、置身于佛教之外的外道真实具有我与我所见等种种恶见的大束缚,对他们生悲心。

    7、对于禅定、无色定作解脱安乐想而贪著禅味,就像耽著合意的杂毒丰富食品而享用一样,当时虽然安乐但终究是坏灭的有法,没有超越轮回,所以缘这样的众生生悲心。

    8、外道为了解脱而将以五火逼迫、跳崖自尽等颠倒的戒与禁行视为道而寻求解脱,实际已完全舍弃了正道,所以缘他们极度生悲心。

    9、声闻、菩萨不定种姓者趋入声闻缘觉之道,虽然入了解脱道却背离了成办自他二利的大乘道,完全入于劣道,对他们生悲心。

    10、对于入了大乘道却没有圆满助缘资粮、被违缘携持不能如理修道的弱势的有情生悲心。依靠这十种所缘境生起的悲心也就有十种分类。

    辛二、果:

    断害大觉种,

    生乐恼欲因,

    本性依五法,

    佛子近菩提。

    悲心缘众生获得什么果呢?具有悲心者断除对众生进行殴打等损害,即是离系果;积累殊胜菩提果的种子二资粮,即是增上果;为了其他众生离苦得乐,自己甘受寒热疲惫等种种逼恼,即是士用果;具有悲心者造作如愿转生某处之因,即是异熟果;前世中串习悲心,后世悲心也越来越增上并连续产生,即是悲心的自性或本性,是等流果。依靠这样的悲心五法的佛子,不久迅速获得无上菩提。

    辛三、具智慧之悲心作用:

    大悲胜慧知,

    轮回皆苦性,

    无我而不厌,

    亦不为过损。

    具有大悲的菩萨依靠殊胜智慧的力量彻底了知属于三界轮回的内外一切法均是无常三苦内部分的极多苦性,并了知那些法是空性无我后,不因轮回苦而厌烦,并以悲心利他,以智慧了知轮回无自性的缘故,也不会被轮回的过患生老病死等痛苦、贪嗔等烦恼所损害。

    世间苦视己,

    悲尊如实知,

    彼苦净方便,

    爱怜亦不厌。

    将所有世间的三苦视如自己的痛苦一样慈爱他众的大悲尊者菩萨,了知断除痛苦的方便,知道苦因是集谛,也如实了悟通达它的对治是道谛与灭谛。对于他众的痛苦不是置之不理而是悲悯、爱怜,由于了知除苦的方便,也不因痛苦而心生厌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月18日《大乘经庄严论》第76课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re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