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讲述文学理论的书很多。在我看来,最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又贯通古今的教授写作的书籍,非《作文六要》不可。
光看书名,《作文六要》,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本教小学生初中生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的应试教材。如果那样的话,那你就太小看这本书了。
《作文六要》写于1925年,作者王鼎钧先生,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还在亲自修订此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及著名作家王安忆、曹文轩,著名翻译家马爱农,都称赞此书是文学理论书籍中的经典,并向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们推荐此书。
在此,浅淡我个人读过此书的四点最大收获,谨以此拋砖引玉:
一、写文章必须是发自于内心的感受,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们一写作文,就开始不由自主地按照老师给出的套路来,所以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实感。没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欲望,没有对生活、对周遭事物的细致观察和体验,当然难以写出令人叫绝的文章来。
什么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呢?
书中说,即以诗言志——“几乎所有的作家创作的最初动机,都无非要诉说自己的心事。”心事,即作者的不吐不快之事。作者有了倾诉的欲望,真挚的情感便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情感是骗不了人的。无谓的故作高深和无病呻吟,只会让文章空洞无趣。有一句颠补不破的至理名言:小说,除了人名和地名以外,其它都是真实的——没有真情实感和一定的生活经历作为铺垫,文章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共鸣。
文学的根基就在于,它反映生活,反映现实,是作者情感、思想的真实的流露与体现。
二、熟练运用自己的感官,为文章锦上添花。
五种感官,即:听、嗅、味、触、视。
听——“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如果没有这最后一句“夜半钟声”,整首诗的意境将会变得平淡无奇。听觉的描绘,常常会成为全文的点睛之笔。
嗅——隔着千山万水,也可以传达作者所表达的感觉。“好竹连山觉笋香”。“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读者会产生深入其境的代入感。
味——提到“望梅止渴”,你一定不会陌生于“梅”所带给人们“酸爽的”滋味,一下便口中生津。人的味觉,就这样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触——如“炙手可热”,“席不暇暖”等,都是通过人的皮肤,产生的感官共情。无需太多的描述,读者自然就会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觉。
视——就是我们平常用眼看到的东西。视觉最易着手。
日常生活中,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都要留意,要仔细看、仔细想,才能让读者与作者建立共鸣。
三、合理运用自己的想像力。
文章插上想像的翅膀,可以把毫无生命的器物拟人化,辅之以恰入其分地描写、比喻,文字就会更加生动,活灵活现,富有张力。从而令读者看过后印象深刻。
书中提到,诗人洛夫说:“落叶在火中沉思。”初看这句话,没觉得多么精彩。但开动自己的想像力,细细地品味,根据火中叶片的形态,从枯黄的颜色到被烈火燃烧直至变焦,最后卷了起来的外形变化,诗人将落叶化为“沉思中的人”,形象而生动,从而给读者带来了可以“脑补”的遐想空间。
还有一个故事,“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子睡觉时梦到了蝶。他醒后,对旁人说,究意是我做梦梦到了蝶呢,还是蝶做梦变成了我呢?至此,可见庄子的想像力非同一般常人所能企及。
如果有人的想像力贫瘠,写文章空洞无味,也不要着急。本书中给出了一道治疗“想像力不足症”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读古诗、译古诗。
把一首唐诗或者宋词,用自己的白话文写成一段故事。既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延伸,甚至可以打造成一个“小故事”。古人擅长吟诗作赋,他们对想像力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这种刻意的练习,可以从唐诗宋词中寻找灵感,逐步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四、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
一位经验丰富的作家,必须具备“共情”的能力。
共情,通俗说来便是“将心比心”的能力。作家不可能只写自己擅长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事件,那样只会使文章具有局限性。一个优秀的作家,他应该懂得举一反三,利用自己的生活、工作的经验以及作家独有的“共情”能力,把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让读者置身其中,难以自拨。
就像《盗墓笔记》系列小说。作者对历史知识肯定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但他并不一定非要做过“盗墓贼”才能写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故事情节。关键在于,作者的“共情”能力是超乎寻常的。仅仅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考古知识,就能把小说写得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无论是写小说,还是散文、诗歌、剧本,都需要有“共情”能力。
那么,“共情”能力怎样获取呢?书中告诉我们,平常要多读书,读历史,读小说,读纪实文学,广泛获取不同人物不同角色的生活体验和经历,对于文学创作大有裨益。
在此,再次强烈向大家推荐这本《作文六要》。经典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至真的道理永远经受得起考验。随着百年时光的沉淀,相信这本书会再次萌发出它的第二次生命!
惟愿大家有缘同读此书,在逐梦途中携手进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