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我为何喜欢这本书?
是我长此以往的读书观念被颠覆了,还是发现了更为先进的读书理念呢,究竟这本书能带给我怎样的启发和益处呢……
带着好奇的心情,我断断续续的阅读着这本书……承认我不是一个有着良好阅习惯的人,读过的书也大概只记得书名,主要内容经常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记不住、不理解、没坚持,这些是我要在书中寻求答案的真实目的。
我大概整理记录了一些笔记,和大家共同研究交流一下:
1改掉传统的读书观念,即改掉“前进三步后退两步”的读书习惯。
2即使仔细阅读,记不住的还是会遗忘。
3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
4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从复制书中内容100%到邂逅1%
5阅读速度慢是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束缚
6将一个个阅读的细碎片段逐步产生联系,最后形成庞大的知识体系
7像听音乐那样读书——放松心情,活跃气氛,听音乐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等待歌曲流淌进耳中,心底。
8流水式阅读法:很重要
目的:解决时下人们只买不读的烦恼,避免堆积的读书法。流水式阅读意为“流动”让书籍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就有意义,与之相反的就是“存储式阅读”
流水式阅读的深层思考就是:快速、量大、不间断,甚至像过电影一样,有印象即可的读书新观念方法
9摆脱对于“存储”的执着,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
思考1:为什么没有阅读时间?如何养成每月阅读20本书的习惯,形成“多读规律”的三个步骤
思考2:如何将书融入日常生活,人生节奏或生活节奏?
分三个步骤
步骤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首先框定读书时间,养成习惯
1、每天10分钟的限定意义,因为时间短,所以很容易形成习惯,能够成为生活规律,固定时段,以及情景让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比如工作前10分钟,午饭后10分钟,睡前10分钟形成规律的第1步。
2、建议在早晨,另外再确定地点场景,情景,同样重要,比如读书之前,先冲一杯咖啡播放自己喜爱的音乐,这只是举个例子 ,具体根据自己的习惯调节
步骤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书籍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不必读的书:这个因人而异,不必读和不适合自己的书
2、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快速阅读术》不是适合所以书籍,这一点必须理解,即有较强故事性的小说、随笔、漫画、绘本,以及高深的哲思类等书籍是无法快速阅读的。
3、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书评人九成都是快速阅读丰富多彩的读生活,9:1原则是关键,即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为9,不能快速阅读的书为1。
4、比如每天阅读时间为60分钟,把时间分割为30分钟读不能快速阅读的书籍,剩下的30分钟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这种方法可反而可以集中精力,(因为这种有难有易的读书方法会给读书者带来一种节奏感,你不会感到枯燥和单调)
步骤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不同
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要超过10天,这是一个原则,如果确实10天无法读完一本书,请搭配好另一本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想办法避免厌倦,也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必要条件,一天读完一本书能够加深理解,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与其拖拖拉拉读10天,不如全神贯注读60分钟!
阅读质量将会飞跃性的提高,优点,核心要点更加深刻的留在记忆里,读书密度的差异,和是否抓住了全貌。
最重要是循序渐进的找到自己能接受和能持续下去的动力,这是关键……
下次再聊,互相交流……
思考如黑夜里的一束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