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这件小事

读书这件小事

作者: 千尘 | 来源:发表于2016-11-16 23:45 被阅读20次

我喜欢读书。最早的课外书是姐姐的课本和我自己的习题册。不管文理,不论古今,我来者不拒。最喜欢的是姐姐的语文课本,没有插画,没有色彩的白纸黑字,对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有着无以言说的魔力。每次爸爸出门,我都许愿要他带报纸和书回来。哪怕是过期的报纸,哪怕是城里的小孩不要的课外书。偶尔如愿,如获至宝。

那个物质贫乏的年底,有那个小伙伴有课外书,是让全班同学眼红的不得了的事儿。记得借书被拒同学的眼神,对书更加迷恋。五年级那会儿,学校图书室对实验班开放,每次借书我都要一天看完,看完后接着跟小伙伴换,没黑没白,看到眼瞎。眼睛就是那会儿近视的。

我喜欢读书,喜欢那种沉浸其中的感觉。心理学上有个概念是心流,大抵就是沉浸其中的感觉吧。每一行文字都让我着迷,每一个故事都让我赞叹。

后来读书的弊端开始显现,我思维没有小伙伴活跃,我口头禅变成了书上说如何如何,大人偶尔会矫正:不要做书呆子。可是人不是要多读书么?小伙伴们说我说的话他们听不懂,我困惑,我哪里错了呢?

后来书上看来的话:终日钻书窟如果不能钻出来,不如抛却去寻春。我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又遇:尽信书不如无书。困惑更甚。这样不对,那么怎么才对呢?那个时候的老师不教批判性思维,那个时候的老师也不教如何应用。懵懂的我也没能从接触到的人和事中找到答案——我还是困在这里。

上了大学,时间充裕,有了更多时间读书,方向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只是模糊的意识到不能停在这里,那就继续吧。

后来我遇到拆书帮,整晚失眠,因为我觉得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拆书是强调对书的应用的。再后来遇到那本著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部分的提升了阅读层次。但是今晚拆书,我遇到了困惑:在我看来很困难的拆书,在别人眼里如此轻松,我哪里出了问题?

思考良久,得其一二。一是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影响,导致很多知识不能在大脑中产生链接反应,没有加工只有机械的记忆,怎么会产生应用的冲动呢?
其二,便是思维的惰性,阅读的过程中没能做到积极主动的阅读。而这是我十几年来阅读应用障碍的最大症结。

喜欢读书,书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生活、职业发展也对我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提高读书的效率和效能,对我来时至关重要。
如何解决?

意识到问题,刻意训练是一个方向。如何做呢?

相关文章

  • 读书这件小事

    1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疑问。为了升学考试,为了提高自己,或者为了能赚更多的钱。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

  • 读书这件小事

    小时候对文具都有一种迷一样的执着,看到好看的本子和笔就挪不开脚步。总是幻想如果可以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多美好呀!不知...

  • 读书这件小事

    团子最近突然迷上读书,每天早晨半小时,中午半小时,晚上一小时是常态,我突然想起有个爸爸说孩子小学前自己每天嗓子都是...

  • 读书,这件小事

    小时候,喜欢听妈妈讲故事,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她亲身经历,我听的都津津有味。然后不满足于她重复过的那几个故事了,就自...

  • 读书这件小事

    作者:17光电本石胜英 “听话才是好孩子,成绩优秀才是好学生”,几乎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口头禅,读书这件...

  • 读书这件“小事”

    关于读书这件事,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人则感叹“知识改变命运”,这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 读书这件小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读书了,细细回忆了下,恐怕是上初中的时候吧。 还记得那时候从表哥那里借来的一本武侠小说,还...

  • 读书这件小事

    读书这件事,放下了就很难再拿起来; 拿起来了,就很难再放下。 最后一次认认真真看纸质书我记得是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因...

  • 读书这件小事

    心理学上有一个“21天效应”,即往往一个好习惯在21天左右就能养成。 暂且不去判断这个理论的正确与否,起码自己这一...

  • 读书这件小事

    荐语 我们时刻活在书论及的各种问题里,渴望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但读书这个动作和过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反而少被提及。就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这件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zr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