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何帆读书俱乐部整理
美国作家罗伯特·波西格(Robert M Pirsig)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部奇特而有趣的哲学读物,作者进行了大量科学技术哲学以及其他哲学方面的讨论,见解独特而又机智。又是一部心灵自传,在与西方两千年来哲学传统的深入理解与争辩中,作者一度精神上不堪重负,但最终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并完成了自我拯救。正是作者这种洒脱通达的人生观,让整本书亲切而又富有乐趣。
从五个方面让我们来跟随波西格来一趟心灵探索之旅:
1. 修理摩托车的工作美学: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
波西格注意到一个细节:和他同行的驴友,喜欢骑着摩托车到处旅行,亲近大自然,但就是不喜欢修理摩托车。有两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种是古典的认知,另一种是浪漫的认知。古典的认知是源自西方哲学传统,注重逻辑和分析的思维方式,而浪漫的认知则喜欢把握事物的整体,注重美感。这两种认知方式出现了对立和分裂,使得我们的现代生活变得残缺。没有浪漫认知,古典认知会变成可怕的科学怪兽,没有古典认知,浪漫认知会变成“野狐禅”,专走神秘主义的歧路。我们应该努力把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结合起来。要让理性把你带到足够远的地方,但让情感把你带回家。
2.最好的学习就是四处游荡:波西格认为,美国学校里教学生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在他曾经教过的学校里不鼓励学生自由地做心灵的探索,你只有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答案,老师才会觉得满意。很多学生用功是用功、刻苦是刻苦,但就是不懂得如何学会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于是波西格提出“最好的学习是四处游荡”。旅行就是一种学习。跟不同的人交谈也是一种学习。修理摩托车是学习,当村长也是一种学习。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敏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卡壳是最好的禅定时刻:我们经常会遇到卡壳的时候。困而后学,卡壳了,你才能知道障碍在哪里,所以,卡壳是寻求解脱的前提。怎样寻求解脱呢?用禅修的经验。
第一,你要学会放弃旧有的观念,不要执著于僵化的思维,你要学会放空,学会摆脱骄傲、焦虑、枯燥和烦躁等障碍。
第二,你要培养对微妙事物的敏锐感受力。从茶道、插花、钓鱼、跑步,以及修理摩托车,我们都能锻炼自己不滞于物,专心致志的能力。经过不断的修炼,我们才能逐渐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岳峙渊渟,达到高手的境界。
4.相信与怀疑并存的个体:当你遇到信仰的时候,你可能会犹豫:到底要不要信。传统的回答是两分法,有人告诉你要信,有人告诉你不信。有一种折衷的方法,即你要学会一半相信,一半怀疑。事实上,这可能是一种更为正确的方法。我们的大脑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你不能强求大家统一为一种声音,要允许有质疑,也要允许有信仰。你要学会开自己的头脑董事会,让各种声音都充分表达自己,即使你不信,也要给信仰留出一个空间,即使你决定选择一种信仰,也要给怀疑留出一个空间。这是一种高超的哲学,也就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说的,一流的天才总能包容两种互相矛盾的想法。
5.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登上巅峰:首先,你得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但不能始终都拘泥于既定的目标。越是目标明确的人,可能在这段旅程中收获越少。我们讲到,你可以试着换一种心态去爬山,带着一颗朝圣的心去登山,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大的激励,也能在旅途中体会到更多的收获。你也了解到幸福的微笑曲线。幸福值最高的在人生的两端,一个是你一生为之奋斗的长期目标,一个是活在当下,体会此时此地的幸福。
质道禅1:修理摩托车的工作美学
这本书是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至今畅销不衰。让我们跟随波西格上路,去探索理性和心灵的融合,让我们会跟随波西格骑着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州的双子城,一路骑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波西格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四处游荡"。我们一边游荡,一边思考信仰对人生的意义。
让我们了解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这两种互相排斥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把科学和艺术分离,是完全违反自然的。我们要回到工匠精神,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理性的方法,另一方面时刻保持谦卑和敬畏,同时保留我们对美和人性的洞察力。
1.骑着摩托车上路
这本书有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作者的旅行。他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克里斯,一路风餐露宿,翻山越岭。
另一条主线是作者的思想之旅。他托名斐德洛。斐德洛这个名字,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一篇就是《斐德洛篇》,讲的是苏格拉底和斐德洛的对话。苏格拉底和斐德洛边走边聊,谈论各种话题。波西格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斐德洛。他写到,斐德洛在蒙大拿州的大学教过学生,去过印度修习东方哲学,在芝加哥大学读过书,后来又在伊利诺伊大学任教,曾因精神崩溃住过院,这都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
1968年,波西格带着长子克里斯一起骑摩托车旅行,想在旅途中找到自我,找到人生的价值。
那为什么要骑摩托车呢?如果是自驾游,坐在汽车里,从车窗看外边的风景,那跟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一个被动的观众。骑摩托车就不一样了,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震撼。
波西格还告诉我们,不要刻意地按照固定的行程走,不妨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旅行本身比到达一个目的地更有意思。骑摩托车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避开高速公路,走乡间小道。住在小镇和村子里的居民更友好,更悠闲,很多人一直没有离开本地,他们特别喜欢跟游客聊天,聊起旅行,他们会比旅行者自己都兴奋。这也是鲁迅先生说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
2.为什么有人痛恨修理摩托车
既然是骑摩托车上路,不免会遇到车子出故障的时候。那该怎么办?跟波西格父子一同上路的还有一对情侣,男的叫约翰·沙德兰,他的太太叫思薇雅。波西格认为自己修理摩托车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约翰就很讨厌修理摩托车。他买的摩托车是宝马,就是因为据说宝马很少在路上出现机械故障。
那么,约翰为什么痛恨修理摩托车呢?跟约翰一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不是痛恨摩托车,而是痛恨科技。他们也不是痛恨科技本身,而是觉得科技太没有人性、太丑陋。约翰之所以喜欢骑摩托车到乡下,就是为了享受自然的阳光和新鲜空气,他觉得修理摩托车这件事情太煞风景,太无聊了。
从根本上讲,这不是约翰的错,这是西方文明的一种缺陷。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形式组成的,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古典的认知注重分析,浪漫的认知注重感知。
什么是分析?分析就是分而析之。就拿摩托车来说吧。古典认知看到摩托车,就会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摩托车分为动力产生系统和运转系统。再往下一层看,动力产生系统又可以分为发动机和动力传送系统。再往下一层看,发动机又包括动力钢体结构、油气系统、点火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如果我们再往下分析呢?比如拿点火系统来说吧,点火系统又包括交流发电机、整流器、蓄电池、高压线圈和火花塞。
你把这套东西讲给喜欢古典认知的人,他们会爱死你的。这个系统简洁、清晰、严密、实用。但是,你把这套东西讲给喜欢浪漫认知的人,他们会郁闷死的。这个系统冷冰冰的、繁琐而无聊,没有任何创造性。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是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却是对立的。
这种对立带来了很多问题。古典认知如果不能说服浪漫认知,修理摩托车也是一种艺术,浪漫认知就会排斥古典认知,古典认知就会真的变成一种没有生气的力量,甚至是一种可怕的怪兽。浪漫认知如果不能理解古典认知,与此同时又对精神和灵性充满了兴趣,他们就可能选择一条非理性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钻研占星术、神秘主义,甚至吸食毒品,企图找到灵感。
3.摩托车修理的工作美学
其实,我们应该把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结合起来,这就是摩托车修理的工作美学。
一方面,想要修理摩托车,你必须要充分运用理性,你要学会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中有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观察摩托车开始,然后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我们来举个例子。如果摩托车在路上碰到坑,发动机就熄火,那你就注意观察一下,是不是每一次遇到坑,发动机都会熄火?是不是在平坦的道路上发动机就不会熄火?如果果真如此,那么,你就能推断发动机熄火是因为遇到坑的缘故。
那演绎法呢?演绎法就是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知道喇叭需要用电池,那么,一旦电池用完了,喇叭自然就不响了。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交替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过程,最后,你会编织出一个严密的系统。这样编织出来的科学体系就像是一台推土机,看起来非常笨拙,工作枯燥乏味,声音轰隆直响,行动非常缓慢,但它的力量无人能比。
另一方面,想要修理摩托车,你还要投入情感。每一辆摩托车都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同一个品牌,甚至是同一年生产出来的摩托车,慢慢地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如果你关心它,就能听到它在对你说话。想要发现你的摩托车出了什么问题,你必须首先关心它。
波西格讲到,你拿到一本产品说明书,就会发现它们写得多么糟糕。这些产品说明书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告诉你标准步骤。但是,没有所谓的标准步骤,当你的摩托车出了问题之后,说明书无法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办。你要自己去摸索,去动手。波西格保留了一本日本的自行车的说明书。这本产品说明书上开篇写到:"要组装日本制造的自行车,首先需要心平气和。"
看起来是个玩笑,的确如此,当你检查机器的时候,你也在检查自己。整个工作需要你的心灵和机器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内心的平静。老手根本就不会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指示去做。他会边做边取舍,全神贯注于手上的工作,他的动作和机器之间会有一种和谐的感觉,这是一种艺术家的境界。从根本上讲,修理摩托车也好,种地也好,画画也好,写作也好,都需要这种工匠的精神。让理性把你尽可能带到更远的地方,再让情感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质道禅2:最好的学习就是四处游荡
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互相对立,带来了很多问题。用修理摩托车为案例,讲到科学和艺术其实应该融合为一体。《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作者波西格不是在课堂里给我们上课的,他是一边骑着摩托车旅行,一边沉思。他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四处游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最好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背别人已经背过的知识,而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敏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好的学习是四处游荡。"或者,换一种说法,你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归根到底,旅行也好,修理摩托车也好,管理企业也好,都是在修炼你自己的人生。
1.描写你的大拇指的背面
先讲一个小插曲。波西格在书中讲到一个亲子时刻。他和孩子一起爬山,露营的时候,他拿出梭罗的书,念给儿子听。孩子还小,肯定听不懂的,但波西格的方法是念一段,让孩子提问,然后他给孩子讲,直到孩子觉得满意为止,这其实不是教孩子读书了,跟大学里研究生的研讨会差不多。你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当然,你必须得是一个很有耐心的家长。
讲完这个小插曲,接下来讲波西格是怎么教学生的。波西格在学校教写作的时候,班上有个学生想写一篇关于美国的500字的短文。波西格说,这个题目太大了,你能不能把题目缩小一下,就写我们这个城市吧,就写波斯曼吧。波斯曼在美国蒙大拿州,那里有个不错的恐龙博物馆。可是,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女孩啥也写不出来。她很努力,很认真,受过良好的训练,可就是找不到点子。女孩也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
波西格说,那你就去写波斯曼的大街吧。女孩点点头,出去了。等到下一堂课的时候,她还是交不出来作业。女孩更沮丧了,都流下了眼泪。波西格也生气了,他说:"你根本就没有去观察,那你就把题目再缩小,你去写波斯曼大街上的一栋建筑物的墙。就写歌剧院的墙吧,你从左手上边的第一块砖头写起。"
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这个女孩写不出来。要是让她写美国,她一定能写得出来。为什么?因为那么多人写过美国,她心里就大致有数,别人怎么写,自己也怎么写呗。那为什么她写不出来波斯曼大街呢?因为没有人写过,所以她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怎么重复别人的想法。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而不必在意别人说什么。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下一节课,波西格给所有的学生布置的写作作业是:描写你的大拇指的背面。
2.没有分数就不会学习了吗?
从这件小事,能够折射出教育制度的缺陷。如果激进一些,我们甚至可以说,只有把现有的学位和评分制度都统统取消,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波西格真的想做这样的尝试。有一个学期,他告诉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他只给写评语,不给打分数。你猜怎么着?学生们很困惑。有个学生说:"你不能废除分数和学位制度,这就是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啊。"
尝试了一个学期,波西格征求学生的意见,赞成不赞成这样的教学改革。54%的学生反对这种改革,37%的人赞成,9%的人保持中立。要是从票数来看,好像大部分学生是不喜欢这种改革的。如果再换一种角度,在最优秀的学生中,赞成改革和反对改革的比例是2:1。中等水平的学生赞成和反对的各占一半。最差的学生一致反对。
这说明什么?越聪明、越认真的学生越不需要分数,因为他们对学问本身充满了兴趣,最有自主探索精神。越懒惰越蠢笨的学生越需要分数,因为有了分数,他们才能知道自己及格了没有。及格了,就算混过去了。
3.在摸索中寻找真知,从干中学
现在说的不只是教育。教育折射出我们的人生选择。我们很多人的人生选择也是盲目的。我们看似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却不了解如何在人生中应用这些知识。我们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但却把自己陷入一个庞大的陷阱中。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就是对理性的盲目信任,以及科学的傲慢和偏见。
1918年,年轻的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深宅大院,有各种人住在其中,他们住在这儿的动机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人是要显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有人是出于实用的目的,还有的是除了这里,哪里也去不了的怪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快,各种假说也越来越多。这是科学发展必然会出现的后果。但是,这就使人们更加不知所措。在各种互相攻讦的科学假说中,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种?于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性,并没有把社会带到更美好的世界,反而变得更加教条。这样的理性在情感上是空虚的,在美学上没有任何表现,在灵性上更是一片空白。科学反而制造出了反科学的混乱。
这就是我们要把信仰带回到日常生活的原因,如果一旦你出现了问题,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可能都无法帮你提供解决办法,你在此时此地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一切,这就有点禅修的意味了。
当你骑着摩托车,来到荒凉的旷野、陡峭的群山、奔流的溪涧、茂密的森林,你不是简单地记录,你也无法重复别人的体验。同一条旅行的道路,你的体验跟别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你这一次走和下一次走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当你修理一辆摩托车的时候,你对摩托车的了解分分秒秒都在改变。你不能照着说明书,就能解决所有的机械故障。有经验的骑手能够从摩托车细微的声音听出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们依靠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还有那份专注和热爱。
管理一家企业,治理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一方面,你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你更需要的是去四处观察、不断尝试。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就曾经说过,我们会尽力去尝试,如果这些不管用,那我们就试试别的方案。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一个政府的治理方式,都不是静态的,如果你不喜欢当前的现状,那就动手好了,去寻找更好的方法。
质道禅3:卡壳是最好的禅定时刻
上面讲到一个女生的苦恼,她能写出一篇关于美国的文章,但写不出一篇关于小镇的街道的问题。她卡壳了。相信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卡壳的时候,你试了各种能试的办法,但就是不管用,你又生气、又焦躁。祝贺你,当你卡壳的时候,你已经具备了禅修的入门条件。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如何从卡壳中找到解脱。
遇到“卡壳”可不是什么坏事,这恰恰说明你有了开始修道的资格。借助于信仰,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更为澄明,我们也会变得更有勇气、更加热忱。你要敢于放弃旧有的观念、旧有的态度。请你记住:真正困难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被解决的,而是被遗忘的。越是执著,越无法解脱。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禅宗还开发了一系列让我们能够放下执著,去体察细微之美、渊博之道的活动。
1.从被卡住的那一刻开始你的修行
为什么说当卡壳的时候,你就具备了禅修的入门条件呢?
《论语》说,教学生的时候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不到学生经过苦思冥想,还是想不通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经过思考,有所收获,但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
卡壳,是你人生修炼必经的一步。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学习,你是不会有痛苦的。当你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你感到的是兴奋,还有点紧张,然后会迷惑,但这还不算卡壳。什么时候是卡壳呢?你已经学习得很深入了,你知道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也尝试了能够想到的各种方法,但都不行。这才叫卡壳。
这个时候,你应该坚持下去呢,还是应该放弃呢?
都不是。这时候,你应该进入禅定时刻。
2.禅定
为什么波西格的这本书叫《禅与摩托车修理艺术》呢?因为禅宗花了很多工夫去研究怎么从"卡壳"中求解脱。
必须得声明一下,我不是禅修方面的高手,我也不相信波西格对禅宗的理解有多么深刻。我们不过都是俗世中人,但是,从禅宗的海洋中取一瓢水,也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讲讲禅宗给我的两点启发:
第一,你必须把固有的观念和态度放在一边。
第二,你必须培养对微妙事物的敏锐感受力。
先来说说第一点。哪些是你必须放弃的观念?是你已经知道的、过去认为是对的那些观念。
波西格讲了一个印第安人抓猴子的故事。印第安人在椰子上挖了一个小洞,往椰子里塞进米。猴子伸手进去,能抓到米,但是,抓到了米,就没有办法把手掏出来。猴子总是不肯放弃抓在手里的米,于是,就被印第安人抓了个正着。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放弃旧有的观念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才是我们熟悉的。未知的新世界、新观念是我们不熟悉的。新观念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新世界可能是乐园,也可能是地狱。我们无法完全用推理的方式得到可信的结论。再往前走,是一片迷雾。如果走进迷雾,你可能会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也可能柳暗花明、找到出路。这就是理性走到头的地方,也是理性和信仰分手的地方。理性依靠的是智慧,信仰考验的是胆量。
在没有理性背书的时候,你敢不敢信?我的一点体会是,信一下也是无妨的。有的时候,引导你走出困境的不是你信的那个上帝啊、佛陀啊,而是你敢于信仰的勇气。
哪些是你应该放弃的态度?骄傲、焦虑、枯燥和烦躁都是你要学会放弃的。你不能自视甚高。如果你过于自负,那么,你观察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你要学会谦虚、安静,同时有高度的警戒心,专注而且懂得怀疑。你不能过于焦虑。焦虑是过于自信的反面。由于害怕失败,所以我们才不敢尝试。当你焦虑的时候,学会把这种焦虑表达出来,说出来,有助于缓和你的情绪。你还要警惕枯燥。枯燥表示你已经丧失了从新鲜角度看事物的能力。你要记住,你所面对的问题,往往不像你原本想象的那么大,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小,而是比你想象的更复杂,甚至更有趣。你还要注意,不要陷入烦躁。之所以烦躁,很可能是因为你低估了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烦躁不小心会变成愤怒,而愤怒会毁掉你的整个工作。解决烦躁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工作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地降低过高的期望。考不了100分,能考90分也是很好的,好过由于你总是因为没有拿到满分而烦躁,最后彻底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说完该放弃什么,再来说说第二点:怎样才能培养对微妙事物的敏锐感受力?
禅宗的窍门是像训练身体一样训练头脑,而且,头脑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身体的训练。
茶道、插花、书法、打坐、散步,都是通过某种仪式训练你对道的感悟。茶具反映出对不事雕琢的天然材质的喜爱。泡茶的时候动作和缓,茶室的装饰古朴简单,茶的气味淡雅清香,这都是为了让你放下尘世的纷扰,感受细微之处的美好。
不是只有这些很优雅、安静的活动才能训练你对道的感受。我们说过钓鱼,那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登山、徒步、种花、做木工,包括修理摩托车,都能让你体会到物我两忘。
还是以修理摩托车为例。你的摩托车出故障了。你已经把那本维修手册从头到尾翻了好几遍。书里有现成的答案吗?没有。你满脑袋想的都是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你的思维已经僵化。固守以前的价值观,让你无法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这时候,你就要慢下来,静下来。你可以坐在摩托车的对面,静静地注视着它。就像你去钓鱼,静静地注视着浮漂。你不知道浮漂什么时候会动,但你愿意耐心地等待。只有当你静下来之后,你才能听到心绪不宁的时候听不到的消息。你的摩托车可能会用微弱的声音悄悄问你,到底对它的问题感不感兴趣。于是,你会重新审视过去自己重视的观点到底成立不成立,重要不重要。慢慢地你对事物的感知也会变得更加敏感。
到最后,你会实现内心的宁静。真正的大师在工作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宁静的。亚当·斯密也说过,“幸福就是内心的宁静”。内心的宁静只跟你自己的状态有关,跟外在的环境是没有关系的。
质道禅4:相信与怀疑并存的个体
上面讲到,遇到卡壳的时候不要着急,要学会进入禅定时刻。一是要学会放空自己,二是要学会体察细微的事物。也讲到,当你走到理性的尽头,就会遇到信仰。接着我们讨论一个与之相关,而且更为根本的问题。接下来探讨一个很高深的问题:如果我们遇到了信仰,该不该跟着信仰走呢?我们是该信,还是不该信呢?
我给出了一个非常另类的回答。我告诉你,要一半相信,一半不信。
这是因为我们的左脑和右脑不一致、理性和情感不一致、今日的我和明日的我不一致。会用这种方式思考你就成了一个董事长。你学会了开自己的大脑董事会,要倾听不同的声音,保持信心,又允许质疑。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种当董事长的感觉真爽。
1.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圣诞老人?
换一个看起来更为简单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吧。有一天,你家的孩子会跑过来问你,爸爸妈妈,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圣诞老人啊?你会怎么回答呢?
其实,无论你是把孩子当作成年人一样对待,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还是把孩子就当孩子对待,专门为他编造一个圣诞老人生活在北极的故事,都是可以的。
但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问题本质在于,你自己真的相信圣诞老人吗?如果你不相信圣诞老人,为什么要跟孩子说假话呢?
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理性是帮不了我们太多忙的。你无法证明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你可以去考证圣诞老人的起源,比如,圣诞老人跟耶稣的生日一点关系都没有,传说中的圣诞老人一开始穿的是绿色的衣服,是可口可乐公司把圣诞老人的衣服换成了跟他们的商品包装一致的红色和白色。即使知道了这些历史,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事物的最早起源,和它现在的实际用途,可能完全不一样啊?
化学最早是炼金术士为了炼长生不老药捣鼓出来的,就因为这个原因,你能说化学是一种迷信吗?
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圣诞老人呢?很可能是因为相信圣诞老人有一定的用途。如果你比较愤世嫉俗,你可能会说,这就是商家促销的手段。如果你心地善良,你可能会觉得,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能够激励他们当好孩子,学会“延迟消费”,平时不用每次逛街都跟他们谈判,要不要买礼物,你可以告诉他们,只要你等到圣诞节,就会有礼物了。
我儿子也问过我,爸爸,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啊?我既不想跟他说没有,也不想跟他说有。于是,我反问他,你觉得有吗?他想了想说,平常我觉得没有,快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有了。
2.用你的一半思想去学会真诚地相信
你仔细想想,孩子的这个回答很有哲理。成年人经常纠结于两分法,要么信,要么不信。但是,完全不信和完全信都有问题。孩子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他们本能地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你的一半思想去学会真诚地相信。
如果你完全不信,看起来你很理智,但是,你会失去热情,失去想象力,失去生活中的乐趣,失去和众人交流的快乐,失去投身于超越自我的更宏大的事业中的机会,失去创造力。你很可能会过得很乏味。
如果你完全相信,看起来你更有信仰,但你很可能会变得教条,你会把最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跟异端做斗争,而不是体察真正的道。你会过度追求信仰的纯真、仪式的正规,不愿意越雷池一步,你会陷于形式,忘记本质。
以后我会介绍一位有传奇色彩的法国思想家,叫拉罗什福科。他是个贵族,搞过宫廷政变,也曾在街头干过革命,后来退隐书斋,成了一位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过,大多数虔信者让我们对虔诚感到厌恶。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估计佛祖归来,看到念经的和尚,会气晕过去的。经是好的,和尚会把它念歪。
波西格也在这个问题上困惑了很久。他意识到我们总是把世界划分为主观和客观,似乎你只能从中挑选一个。无论你选主观还是选客观,都无法很好地应对这个世界。于是,他发明出一个概念,叫“良质”,原文就是质量(quality)。波西格讲到,如果你把良质抽离出来,依然能够得到很多正确的东西,但这是一些正确而无趣的东西,他称之为“朴质”(squareness)。
良质这个概念是否贴切呢?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我们其实不必引入新的概念,只要变换一下思路就行。我们讲过,你中有你,你不是只有一个你。理性的你和感性的你风格不一样,今日的你和明日的你利益会冲突,假如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要说:一流的天才是头脑中同时存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想法,还能继续思考。
科学可以告诉我们宇宙是如何运转的,但却无法告诉我们该怎么生活。科学甚至无法告诉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科学。
人性的深处,有着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人生的漫漫长途,经常需要抚慰我们的心灵,你必须留出一半的思想,去体察这些渴求,化解这些渴求。与此同时,你要留出另一半的思想去怀疑、探索、验证和修正。
所以,你可以尝试一下这种简单的做法。想象你是一个董事长,在开董事会,你的大脑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就像董事会上各位董事不同的观点,你不要只听其中的一个观点,而要把各种观点都听一遍。
你不必担心各位董事有不同的观点,相反,这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半人支持,一半人反对,那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所有的人都反对,只有一个人支持,那你就要更加谨慎了。
如果所有的人都支持,那才是最糟糕的情况。
你知道做一件事情不可能一点差错都没有,但问题是,没有人告诉你错在哪里。
同样,当你开自己的大脑董事会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你强烈地怀疑,那么,你就要更加警惕,但也要保持信心。如果你强烈地相信,那么,你就要反思,那个怀疑的声音去哪里了。当你的内心一半相信,一半怀疑的时候,你就可以很坦然了:因为本来就应该如此。
质道禅5: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登上峰顶
进行人生规划时必须要设定人生的目标,才能根据目标找到路径。话虽这么说,但在理解的时候也不能太拘泥。
接下来探讨一个更递进的观点:你一定要爬上心灵的高山地带,但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登上峰顶。听起来这好像是互相矛盾的。
我们拿登山作为比喻,探讨了人生之道。人生是不是需要一个远大的目标呢?当然需要,但这个目标不能太功利、太世俗。我们为什么想要去爬山?很简单,因为山在那里,我们想要去体会山的神圣。每时每刻都想着要快点登上山顶,你会错失旅途中的很多美好事物,而且会更加疲惫和焦虑。
请你学会不看目标,只看脚下。在幸福的微笑曲线中,你是不是陷进了幸福值最低的中间的谷底?
1.心灵的高山地带
第一个道理:
为什么要爬上心灵的高山地带。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一片平原,但是,如果你极目远望,会看到在远处云雾缭绕的地方,是心灵的高山地带。
哪里的风景更好?这很难说。要论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溪潺潺,那平原的风景更美,更容易亲近。但你要想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得进山。“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
真正到过心灵高山地带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只是从别人那里听说过有这样的地方,但从来都没有到过。有的人去过,但是在向导的带领下,还有人帮着背背包,顺着前人的路标走上去的。你还要警惕那些到了大本营,根本就没有爬上去,然后就回来吹牛皮的人。只有极少数人是在没有向导指引,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经验,还有上天的恩典,幸运地找到了上山的路,爬到了顶峰。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可能在途中就退缩,甚至牺牲在半路了。
山顶上有美丽的风景吗?没有。山顶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爬到山顶,就意味着你征服了高山吗?没有,你想象一下一只蚂蚁爬到大象的头顶,就声称自己能把大象踩在脚下——人类的狂妄跟这只蚂蚁一样可笑。一个人似乎不可能从这趟旅程中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利益。那我们为什么要去拜访心灵的高山地带呢?只有一个最好的答案:因为山在那里。
无数求道的人,在出发之前都会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求道,有人想求长生,有人想问功名,有人想消罪过,有人想当高人。
这都没有错,但这都不是追求信仰的最好的理由。追求信仰的最好的理由是没有理由,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任何功利的理由。有人把信仰当作考官,以为只要膜拜,就能通过考试,有人把信仰当作贪官,以为贿赂一下就能给自己开个后门。神是不可能让这些人进门的。
2.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达到峰顶
总结一下,有个明确的目标,想要实现自己征服高峰的雄心抱负,这是没错的,但越是目标明确的人,可能在这段旅程中收获越少。很多最终得道的人,在出发之前是没有目标的。克伦威尔讲,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达到峰顶。这又是为什么呢?
你登山的时候,带了地图,带了指南针,带了GPS。但是,这些装备不能解决你在旅途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登山并没有唯一的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路。山是在不断变化的,路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登山的过程中,天气随时会变,山体会滑坡、有时候会出现雪崩,这都是事先无法计划的。向导的经验和建议也未必都管用。假如耶稣、释迦牟尼或是孔子生在今天,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还是像当年一样宣讲自己的思想,你觉得会有多少人追随他们呢?所以,你必须准备好在登山的过程中随机应变。如果一直想着事先的计划和目标,你可能是登不上峰顶的。
你可以试着换一种心态去爬山,不是为了登顶,而是为了朝圣。从表面上看,这两种爬山没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步步朝上爬吗?不都是累的时候就会休息一下,休息够了继续向前走吗?但是,心态不一样,步伐也会不一样。那些为了朝圣的登山者,每一步都是一种奉献,是对这种神圣的心悦诚服,而由于这种神圣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的耐力会远远超过体力所能负荷的。他们会在旅途中发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细微的美,他们会对路边的野花、天边的云彩,甚至突如其来的风暴赞叹不已,他们能够得到的,要比出发时候预想的还多。
而那些为了一个确定目的去奋斗的人,可能会走得太快,对周围的环境反应太迟钝。这些过于自我的登山者只想着赶快爬到山顶,爬到山顶之后他就能感到快乐吗?可能只有很短暂的一刻,然后,他就又不快乐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目标。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别的地方,他拒绝生活在此时此地。一旦到了山顶,那个山顶也就变成了此地,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虽然他想要追寻的东西就围绕在他的身边,但他并不想要这一切。看起来他们很强壮,但在体力和精神上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
3.幸福的微笑曲线
引申一下。你听说过微笑曲线吗?
微笑曲线说的是,一个产业的两端附加值最高,前端是研发,后端是品牌,这都是最值钱的,中间的是加工和组装,这个生产环节的附加值是最低的。人生的幸福,也有这样的一条微笑曲线。
幸福值最高的在人生的两端,一个是你的长期目标,也就是我们在之前讲到的“悼词美德”,你希望别人在祝贺你退休,或在你的葬礼上怀念你的时候,怎么评价你的一生?怎么形容你一生的最大成就?就拿登山这个比喻来说吧,你最大的满足感很可能是别人称赞你一生都在追求攀登的艺术,而不是你曾经爬过哪些高峰。那些登上过珠穆朗玛峰,甚至登上过月球的人,并没有因此得到一生的幸福。幸福是你一生的努力,是你在努力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
幸福的另一端则是活在当下。比如,就在今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你邀请三五好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就是闭上眼睛晒晒太阳,感受温暖的阳光慢慢地把你的脸庞烤热,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关注这两端的幸福,我们关心的是在这条幸福的微笑曲线中间的那个幸福值最低的部分。我们关心的不是一生的攀登,而是在计划下一次征服哪个高山。我们没有把时间留给友情,或是留给自己去放松心情,相反,我们在刷手机,回短信,看今天的股票行情。这样的人生,会永远焦虑,永远踩错鼓点。
关于作者波西格
1.罗伯特·M·波西格
波西格是个神童,智商170。9岁就进了大学预科,14岁就读明尼苏达大学。他在学校学的是生物化学,但越学越觉得没意思。他发现,为了解释一个现象,你必须找到某种假设,但你能找到不止一种假设,而且你不知道哪一种假设更有道理,假设的前提还是假设,最后你会陷入一个泥潭。别的学生老老实实地听老师的话,做实验,只有波西格在发呆,他的成绩当然跟不上了,最后只好退学。
1946年,18岁的波西格参军了,被派到韩国,在那里待到1948年。回国之后,他又到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了学业。不安分的他又跑到印度,到贝纳勒斯印度教大学(Banaras Hindu University)学东方哲学。他后来在芝加哥大学读过研究生,但最后没有拿学位,这些故事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都有描述。
2.写作生涯
波西格算不上一个多产作家。他后来还写过一本书,叫《莱拉:探究道德》。这本书是波西格一边驾驶帆船在海上航行,一边写出来的,但并没有像第一本书那样引起轰动。
就算是第一本书,其实也一直都有争议。虽然这本书写得很生动,但它不可能成为热门的畅销书。禅修在西方曾经一度非常热门,很多人以禅修、吸大麻为时尚,但是,他们是一边泡妞一边禅修的。在西方介绍禅修的书,大多都是迎合西方人这种猎奇、求怪的心理,把禅宗讲得玄乎得不得了。波西格却把禅宗讲得很平实,他很认真、很谦卑,你看他为了思考哲学,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在修理摩托车这样的日常工作中,他也要探究一番哲学与信仰的思考。他的信仰不虚妄、不夸耀,非常坦诚,非常入世。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人们当成偶像来崇拜的。
我特别喜欢读他在书里讲一路的旅行故事,也喜欢读他和儿子的对话和交流。你要是读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还能记得父子俩的对话。克里斯问爸爸:“我要是岁数足够大了,能不能有一辆摩托车?”波西格说:“只要你能照管好它。”孩子又问,“那得怎么照管好它呢?你会教我吗?”波西格说,“当然了。”孩子又问,“会很难吗?”波西格说:“只要你态度正确就不难。难的是态度正确。”我特别喜欢他们父子两个的对话。
我很不愿意告诉你,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1979年,克里斯在旧金山的禅修中心门外,被一个拦路抢劫犯刺死了。那一年,他只有22岁。克里斯是波西格和前妻生的长子。1980年,波西格的第二任太太怀孕了。他们本来不打算生孩子,但是,波西格觉得,这个孩子应该是克里斯生命的延续。于是,他们又生下了一个小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