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从事的工作关于健康方面,经常会碰到宝妈来咨询孩子生病的问题,往往几个问题询问下来,宝妈们的感受都是这孩子白养了,因为啥都不知道
孩子生病时,妈妈才发现孩子白养了……我想这样的宝妈应该不在少数,因为我们都把身体的主动权交出去了,觉得懂不懂了解不了解可能没所谓,反正有医生,医生说吃啥药就吃啥药,说打抗生素就打抗生素,所以,这四年时间里,接触的很多孩子生病问题,除了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当导致的生病,也有大部分是治疗不当而引起的,而我们作为父母,只能把责任推卸给医生
是的,作为医生来说,治疗不当是该负责任,但我们最终解决问题,也有自己作为孩子直接监护人的失责,孩子身体状况,是我们父母第一要关心并了解清楚的,在日常的头疼脑热问题上,医生最多也只是助力,做到自己专业方面的责任,大部分的养护方面工作还是得父母自己来做,所以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父母是否真的足够了解,比如每天大便的颜色形状质地味道正常吗?口腔味道正常吗?手脚温度正常吗?出汗正常吗?吸收消化正常吗?精神状态好吗?舌头舌苔正常吗?积食了吗?脸色好不好?这些其实都是父母要在日常生活里,去观察要了解的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并给予调整,避免孩子进一步积累爆发生病
每次生病,父母有没有做总结经验,这次孩子是什么原因引起感冒咳嗽发烧的,受凉了还是积食了还是流感太厉害,那么病好了后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调整,避免孩子受凉受寒、饮食做调整多运动让孩子少积食、日常调理孩子免疫力流感来袭可以抵抗住,这些其实都是父母要去做的
记得之前看爸爸回来了,有一期是甜馨生病了,李小璐带孩子去看崔玉涛医生,作为妈妈来讲,李小璐对甜馨的情况特别了解,崔医生还没怎么问,李小璐就很仔细的说出了甜馨日常的一些症状表现,那么其实很有利于医生做判断,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医生是合作关系,共同的目标就是解决孩子生病问题,不是说父母就当甩手掌柜,把看好孩子病的责任都交给医生,那么责任交付时其实也是权利交付出去了,医生怎么看怎么判断就是医生的权利,而你作为父母在这个过程里,没有发言权
从人性角度来讲,医生也是人,如果父母不愿意负责任,医生其实也不敢百分百负这个责任,所以治疗过程中,不会顾及到太多后续是否出现一系列的反复症状,或者体质减弱,因为当下能把这个症状压制住就不让再发生就好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国内是打抗生素最多的国家,跟医患之间互相推诿都不愿承担责任的心态有关,这里我不完全否定抗生素,在一些急性情况下,抗生素是最佳选择,但如果父母们都知道打了抗生素不好,会影响孩子免疫力,那么不得不打时遵医嘱,后续养护工作是否有做好,是否又足够了解孩子当下身体状况,知道怎么做调整养护呢?
不必要打抗生素时,父母们是否又知道其实孩子这个情况完全可以不用抗生素治疗,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很多问题的出现,孩子不生病时,即便其实那个导火索已经出现了,在身体里了,就等个契机爆发出来,父母对这些可足够了解并给予及时调整消灭这个小火苗,孩子会避免了一场病?
有太多父母不了解,所以就出现当孩子生病时,问的一些细节问题,父母都表现出不知道的表情,更有父母觉得这些问题无关痛痒,只需要告诉她吃什么药就行,这么多废话问题,又不能处理孩子生病问题,然后就是这次吃药好了,下次孩子又出现其他问题了,然后再去寻找其他药方,这样循环往复,改变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药方,而从未想过改变下自己的思维,对健康的认识,对孩子生病这个问题的重新认知,去学习去观察去用心对待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正的知道孩子该怎么养护好身体
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的这些父母都见过,有用心的妈妈,经过沟通改变认知思维,学习如何从生活中养护孩子健康,获得的也是孩子越来越好,不容易生病了,会有总结出当孩子出现那些苗头时,就做那些调整,这些妈妈对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用心对待孩子也让妈妈少操心很多,当然也就会有还是依然如此乐此不疲的追寻着一个个药方,补品,保健品,而从未想过武装自己的大脑,学点健康知识,改变一下思维去对待孩子生病这回事,那么结果怎样,每个人都有感知!
关于普及健康知识,我深知做的还不够,也深知这条路很难,难就难在很多人的固定思维,但看到很多孩子们受罪,再难也要继续努力,也会有越来越多父母会真正的从孩子生病的问题中,意识到平时白养了,啥都不知道,然后学习,做调整,总归怎么养都会不容易,那为什么不奔着好结果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