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6186/71c5b534f494492a.jpg)
草原or南京?
一边是金秋满目金黄白桦林深百里绵延的辽阔,一边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千年传奇的厚重。纠结之下,身向南京。
(一)金陵往事:南博院内话历史
其实,选择南京的最大原因便是南博的厚重历史和博大的文化,这一点,满足了阿囡的偏好。
置身于内,时空瞬间穿越,心驰神往于远古,明清,民国年代。或缺口,或断裂,或完好的文物还原了那些时代的生活,政治,文化的面貌。伫足一件铜器前,内心不由波澜壮阔:微米小的点点,布满器具整个表面,但即便不用太靠近,凸点依旧那样清晰凸显,那时的工艺,何等的精绝!走过一件件藏品:玉玺、龙袍、金缕衣、编钟……这里,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看,仿佛每一件藏品都在静静地诉说着历史,只等眼前的你来唤醒。
那双掌执玉玺的手,纵有天大的力量,又岂能抵挡得了历史的车轮?那具着金缕衣的身子,纵有万种金贵,亦难敌岁月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6186/fb447776044269a9.jpg)
博物院当是肃穆的,尽管人流如潮,当思绪与远古对接,身外之音皆为虚无。这里融合了南京,江南乃至中国的历史。立足这方院地,很难抑制庄严庄重之感,不禁感怀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保持足够的清醒,以之为鉴,明得失;以之为镜,正衣冠;此外,是为凉薄的人生添一丝温暖,那些血泪书写的扉页,一幕幕一章章,有忠诚可嘉的铁血男儿,亦有缠绵悱恻的柔情才子。
历史,她就这般3d,可亲可敬。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6186/3f90b8997f205aa7.jpg)
PS:南博免费参观,不过需网上预约,可登陆网站或公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6186/9cdfee17862755ae.jpg)
(二)金陵往事:十里秦淮金粉地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可以说,杜牧的生花妙笔一夜捧红秦淮河。然,秦淮河亦不负厚望,妥妥的网红一枚。
夜晚的秦淮河艳绝金陵,古来便有“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之称。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
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融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自六朝以来,十里秦淮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风光无伦,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亦可见一斑。
岁月悠悠,秦淮悠悠,这条悠悠长河在历史的河道上静静地流淌了2000多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6186/b3a16154c9c227ff.jpg)
夜晚,站在白鹭洲头的一弯小石桥上,看远处灯船渐行渐近,渐近渐远,一船又一船;听桥下轻波低吟,十里秦淮两千年,容颜未变,那些如烟似雾随风而去,模糊了的佳人也便分明清晰起来......
血溅诗扇李香君。儿时曾看过连环画与越剧巜桃花扇》,香君形象深记于心,却不曾想竟与秦淮如此渊源。游行于一座城市,提前了解些历史文化简史当真有必要。后又见林语堂《为香君题诗》中云“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便更敬香君其人。
李香君即“秦淮八艳”之一,她是当得起这称号的。其虽为风尘女子,然气节不输男儿。秦淮河悠悠的流水,清冷的弯月,见证着多少的兴衰与欢愁。秦淮八艳的名字,让金粉浓艳的秦淮河多了些悲凉,多了些风骨,也多了些底蕴和厚重。徜徉于秦淮河畔,怀想那些水一般柔,石一般硬的女子,心生几许敬意和怅然。
斯人已逝,该走的已带走,未走的尚留下,那缕缕香魂游绕后人的心头,这些真正的美人,潋滟了这秦淮的水色,也装饰了历史的梦。今晚,我仿佛又置身于桨声灯影里,饮不尽这万种风情。
论风情,我姑且认为,丽于形,神于韵,情于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6186/7628f1eb702ad65f.jpg)
秦淮情事桃叶渡。桃叶渡是秦淮河上的―个古渡,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内。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
传说毕竟是传说,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无从考证。王献之谁人也?乃王羲之第七子,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小叔子。王谢联姻,果然强强联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6186/01fee4bf1817c2d4.jpg)
(三)金陵往事:风雨沧桑中华门
沿老门东直走有拐一段路,便至"天下第一瓮城"明城墙。金铜块凸起的朱漆城门已打开,同时也打开了一段连接古今历史的隧道。一对城门,举江南之力,历七年之久,终成。浩大的工程终是难敌马蹄之急,无坚不摧我从来不是一道城门,是与时俱进的国力,执着的信念与凝聚的人心!
拾阶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