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魔鬼影评电影新视角
希望《流浪地球》能够远离“捧杀”和“标签黑”

希望《流浪地球》能够远离“捧杀”和“标签黑”

作者: 魔鬼的赞歌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0:27 被阅读40次

    文/魔鬼的赞歌

    评分回归客观是大势所趋

    看完电影最后,我第一时间在朋友圈给《流浪地球》的打分是7.5至8.0,这是相对客观,只从科幻商业电影这一大类给的评价,如果考虑到《流浪地球》起步突破的身份和意义,其实给再多鼓励也不为过。

    豆瓣评分的走势倒是和我的评价一致,从8.5开画到如今的8.0,随着票房继续升高甚至有可能跌破8分这一节点。

    虽然有一些人看到评分下降义愤填膺叫苦连天,我还是要说一句,8分对科幻电影来说仍然是极高的分数,与《流浪地球》的实际表现也比较一致。

    一般来说,许多先锋、艰深、硬核的科幻很难兼顾大众娱乐和影片艺术性,得到的分数也不能体现电影本身的实力,这一点其实要随着时间来纠正:被大刘说“我的一切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由布里克拍摄公认的不朽作品《2001太空漫游》在豆瓣上现在8.7分,IMDB仅8.3分,据我记忆以前更低;雷德利·斯科特破天荒的第一部《异形》现在豆瓣8.1分,此前一度在7.9分,连8分的门槛都没进;拿了一堆奖项提名的《地心引力》《降临》更是只有7.7分。

    反而是许多带着科幻表皮的娱乐大片分数更容易提升,但这本身是自然现象。

    啰嗦了很多,我想说明的其实是:即使同属于科幻片分类,评分所提供的参考仍然很有限,有许多内涵深刻、有技术突破的电影不一定“好看”,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带有“国产科幻元年”标签的商业科幻片其实从一开始是占据了有利地形的,但随着观影人群进一步扩大,评分回归客观,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

    它本身没有那么好,但也绝不可能像许多人说的一星两星那样差。一部优秀的科幻商业电影,有许多细节上的瑕疵,7.5以上8.0以下的质量,是我对《流浪地球》的整体评分解析。


    对待好莱坞科幻的态度是学习还是疏离?

    《流浪地球》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它明显学习了诸多西方科幻经典电影的表现方式和设定,在特效表现上也足够接近国际同行,但在叙事上又与好莱坞商业电影的那一套截然不同——

    乍一看,少男少女因缘际会踏上冒险的故事开端是无数西方科幻的固定套路;与父亲角色的对抗和救赎又是常见搭配;moss的设定显然是《2001太空漫游》里哈尔的另一个翻版;空间站与太空那段戏的显然与《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有些联系,这些在特效或者角色设计上的关联处处可见,《流浪地球》对好莱坞科幻“工业”那一面的理解,以及对经典科幻设定的继承是显而易见的。

    但与此同时,《流浪地球》与好莱坞科幻又太不一样了。

    2001太空漫游中的哈尔

    首先,《流浪地球》是反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因此把“太空战狼”的锅安到它的头上就很没意思,大喊“太空战狼”的人就颇有些无视现实,撒泼打滚的即视感。《战狼2》的本质是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移植加上占据民族主义的制高点,但《流浪地球》里显然是在极力抑制“个人拯救世界”的戏剧化情节冲突出现,而更突出一种宏观的叙事角度——

    一般而言,好莱坞电影里是「集体」「政府」「领导者」= 傻逼/黑幕,所有人都想不到怎么处理危机,主角则可以用灵光一现和牺牲小我拯救世界,但在《流浪地球》里,其实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处于“世界存亡系于我手”的情况。

    吴孟达被队友用生命救下,按套路一般要在最后一刻发挥重要作用,结果他还真后脚就死了;带着火石去救援,结果还没送到发动机就启动了,饱和式救援,「其他人」在主角团之前已经做到了;刘启灵光一现想到点燃木星,结果moss告诉你人家科学家早就模拟过了;moss看似是人工智能叛变的经典反转,结果是AI忠实执行任务命令,再次反转。

    “反好莱坞英雄主义”这一点被许多人忽视,是因为吴京的太空线很像传统的好莱坞桥段,但这段戏是埋有暗笔的,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牺牲自我完成最后目标的环节,但另一边,这又是一个放弃理性、放弃生存几率更高的“飞船移民”计划的抉择。从太空站脱离的休眠仓,里面的人类和DNA储备等种群最后希望,其实是被吴京主动抛弃了的。而这种明显的、选择错误时危及世界、后果极其严重的的赌博式行为,你绝难在一般的好莱坞科幻电影里看到。“想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性,确实是种奢求”,moss这段很有种经典科幻作品固有的史诗感。

    在小说《三体》里,章北海所代表的飞船逃亡派代表了理性,程心则是整个人类感性的象征,最后由程心一步步摧毁地球和整个宇宙的生机“死神永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但在《流浪地球》里则选择让观众看到一些更为柔和、人性化的东西,放弃理性与概率拯救地球这种事情,至少电影里还是给了我们一个浪漫勇敢的结局。

    刘慈欣的原著小说当然为《流浪地球》电影打下了很好的底子。虽然电影改编是对小说中一个片段的截取,但不变的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个基础设定的迷人。有人说在上古传说之中都有「大洪水」的神话,但西方总是诺亚们带着一群小动物躲到方舟上逃生,只有中国的故事是大禹治水,有分析说是游牧社会与田园文化对故乡的不同重视程度,是逃离还是坚守,这是印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逃避不开。

    刘慈欣本人也写过:「自己的科幻之路也就是一条寻找家园的路,回乡情结之所以隐藏在连自己都看不到的深处,是因为我不知道家园在哪里,所以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找。」

    所以说,国内的优秀科幻文学有自己的特点,生长在不同的土壤和空气,拍成电影能够像《流浪地球》这样把握住这种特点,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

    《流浪地球》的缺点?

    文章一开始就说了,不带偏向的话,我给《流浪地球》的评分是7.5至8.0之间,也就是说在我眼中是肯定有缺点的。上面说了许多优点,最后也谈谈不足之处。

    其一是剧情衔接的节奏,某几场戏比较糟糕,这特别体现在电梯遇难、全球喊话、最终救援各个地点的活动展示,拍得很杂乱,剪辑出来的效果也不太好。

    其二是演员的表现,或者角色的设定。这里主要问题在两个年轻的男女主角身上,电影或许是出于篇幅原因,没有去挖掘他们的人设基石,导致表演起来有些脱节,喜怒都有些发力过猛。

    总之,我至始至终都觉得,客观是评价中国电影的良药。凡有了水准之上的电影就胡吹上天,又或是莫名其妙给一部商业电影安上种种政治罪名,都不可取。

    最后,作为一个科幻电影迷,我很喜欢《流浪地球》的出现,希望未来出现更多的国产科幻大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希望《流浪地球》能够远离“捧杀”和“标签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o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