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一部老片,黑泽明导演的《七武士》(1954)
这是日本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黑泽明其人大名鼎鼎,许多大导演都曾公开表示自己对这位大师的敬佩和认同,这其中包括了《教父》的导演科波拉,《出租车司机》的导演马丁-西科塞斯,《星球大战》的乔治-卢卡斯,美国的斯皮尔伯格,以及中国的杜琪峰,张艺谋等。而由于年代较久,如今看过黑泽明电影的人并不多,我看过的也仅《七武士》这一部而已,接下来的文字我将就事论事只写这部电影本身,并通过电影截图来解读一下这部电影构图艺术。
武士在电影故事的时代背景下,已经走过了自己的黄金时期。不断的战乱,还有火器的出现,使得武士走向没落。 片中四个武士都死于火枪之下,时代的发展使得曾经风光的武士变得脆弱 即使是久藏这样绝顶高手,也挡不住一个懦夫的一枪。七武士所拥有的除了武艺,就只剩下内心的高傲和对悲惨农民的怜悯,这是阶级社会下所形成的贵族气质,他们依然只为了一个大义,不惜付出生命,他们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农民们为了家园,为了粮食,为了活下去,七武士们为了什么呢?他们不为名利,不惜性命,他们只为自己唯美的人格,堪兵卫“我不会白吃你们这碗饭”的话,五郎兵卫只为了钦佩堪兵卫的人格就加入了队伍,菊千代是农民后代,他假扮武士,最终也得到了武士的承认,却又英勇战死。现实社会只会走向实用主义,扎根于泥土的农民获胜继续世世代代生活下去,而武士则徒剩落寞,他们永远胜不了,他们所做的只是不负自己的内心而已。历史车轮滚滚而来,无人能挡,这就是武士们悲观的宿命。但他们依旧高傲不变,迷惘却又从容地走向自己的结局。
真正的武士精神是英雄和侠义的体现。在片中,导演热情洋溢地表现出武士道的精髓,然而,片子的主题却非常悲观,武士道走向终点,庶民的时代来临了。武士们的牺牲并没有打破阶级间的隔阂,故事的最后,武士和农民依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最后庶民获得胜利,侠客们依旧孤独。即使最终击退了山贼,这部电影依旧是悲观的。代表侠义的武士的没落就像整个时代一样,最终都是现实和谎言取得胜利,理想和高尚则走向自己的末日。
电影开端是字幕介绍,战国时代战火连绵,强盗四起,农民受尽蹂躏。这一句话交代完背景之后,第一个电影画面出现了:
( 那时电影的拍摄技术远不如现代。有限的表达手段下,如何单纯通过镜头和表演表现电影的诸多要素呢?黑泽明的选择是仪式感的构图。电影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强烈的对称感。) (枯枝的形状如同鸟巢,而远方的小村就是“家园”了。)(这个镜头的分层非常清楚,最远处是不知所措的妇女,中间是尚在思考办法的中年,近处是愤怒期待反抗的利吉。这种构图安排很有力,下意识里我们就靠近了利吉,被他的心情所感染。) (教父第一部的开头,就是这个截图一样的面部近距离特写+独白,科波拉说过自己是黑泽明的崇拜者,其实在电影布局,构图方面,教父吸收了不少七武士的养分。) (很有意思的一个画面,3个愁眉苦脸,1一个面无表情,内心充满愤恨的利吉,心里不只是对山贼要抢走粮食的不安,而是有深沉的怨恨。碗灯所在的位置正好将他和其他农民隔开了。) (这段戏是四郎要拜师,两人本是一边走一边说,四郎冲到堪兵卫的身前,画面停止移动,正好又处于一个对称的布局。黑泽明对这种画面仪式感的追求在这部电影里有很多地方得到体现。) (看似又是一个对称构图,但一边是完整安全的围墙,一边却倒塌得不成样子,这暗示了两人比武的结局。) (性暗示。穿着、姿势以及湿淋淋的头发。本片与性有关的剧情将在这个姑娘身上发生。) (被自然分开的两人,距离很近,但这个画面呈现出一种隔离感,靠我们太近的这根树枝让人觉得左右两边不在一个平面上。) (也许是我过度诠释,但这个木头太像十字架了。) (独自高高坐在在墓边的菊千代,远离了围坐的农民,他的内心早已靠向真正的武士道。) (被火焰隔开的两人。这火焰是阶级不同带来的压力,亦是两人心里的情欲之火。) (两人事毕,女孩的父亲发现了他们,父亲的身影遮住了火焰,暗示他在两人关系中所处的一个绝对反对的地位。之后更是下起大雨,火焰在雨中越来越小。) (久藏战死的一幕,没有别的意思,当年看到这里,心情就像电影里的雨一样。) (强烈的疏离感。你感觉不到这3个人和田里的农民有任何关系,完全不处于一个世界,不产生任何交集。电影交叉着展示农民们欢快的唱歌耕作和3个武士的落寞,营造出强烈对比和冲突。) (尾声,影史经典画面。死去的多数和活下来的少数,表达出强烈的悲怆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