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玩笑般想,是不是有一类这样的片子,统一的标签就是“不友善”,故事完全是为了给观众难受而发展,负能量爆棚,所有的人物都恶意满满。
《告白》某种意义上就是如此,它展现了一种“可怕的平静”,可怕在电影里所有人对于恶意都司空见惯而融于其中,所有平静的音乐和画面都暗藏着让人不安的气氛。如电影开端的插曲《milk》,欢快的童声却伴随着恐怖的剧情发展,以及Radiohead的《last flowers》,缓慢抒情忧伤的曲调,被用在了电影里的杀人场景里。后来我半夜听歌听到《milk》的时候甚至汗毛倒竖,赶紧切歌。
显然这部电影是用骇人的人性作为主干剧情的。这种放大的负面心理是典型的“日本”方式。日本人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心理重压一直是日本影视和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这些作品的任务通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无法以常理理解的偏执和对生命的淡漠轻视。我在看东野圭吾的《嫌疑人的X的献身》的时候就想,像石神那般的人该怎么理解呢?我无法理解他,为了既定的目标可以把他人的生命作为达成目标程序的一部分,却无丝毫情感上的波动,这正常吗?还有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表达的似乎也有《告白》这种压抑心理的爆发导致的不可收拾的恶意。
我们在东亚的两个邻国——日本和韩国,都很擅长这种压抑风格的犯罪片。比如韩国的《追击者》和《杀人回忆》,但不同的是,韩国的电影更重事件,极少去描写和探讨犯罪者的心理活动。《追击者》的变态杀人犯几乎是电影主角,但从始至终,电影也没有正面表现他作恶的由来。《杀人回忆》也是如此,甚至连犯人的身份也是含糊其辞。韩国的这类电影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在叙述,我们与电影中的警官在同一个理解层面上,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犯罪电影很擅长煽动感情,因为我们更能理解作为旁观者对犯罪者的恐惧和怨恨,而不是去理解犯罪者本身。
日本的电影则不同,重点永远是内心的挖掘。心理永远是日本作品的灵魂所在,也是因为他人心理的不可知性,使得《告白》比起那些更血腥的一些犯罪片多了一分冰冷和阴森,在它大量的音乐、冰冷的画面色调和慢速的特写镜头下所呈现的那个可怕世界,更让观者感到巨大的反差和震撼。像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一样,最可怕的不是作案的手法,高超的犯罪智商,而是不为人知的“动机”。是那种隐藏在温文有礼面孔下的我们不知道存在与否的“恶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