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为什么“开心果”令人不开心?

为什么“开心果”令人不开心?

作者: 乐仁智l让文字在山水间跳舞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17:47 被阅读177次
    为什么“开心果”令人不开心?

    孩子小时候举手投足,往往会逗得家长开心,成为家长的“开心果”,但孩子不断长大后,这种情况也随之消失。不是孩子不乖了,叛逆了,而是孩子对这个曾经陌生的世界越来越熟悉,在家庭和学校成长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相同或接近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经验。

    而开心不是由思维相同导致的,而是思维差异。差异是“开心果”的外表。

    如一只风筝从天上掉下来,孩子哭得很伤心,不停地说:“妈妈,风筝死了。”那边妈妈和旁观的大人却笑个不停。因为大人的思维是“风筝掉地没什么奇怪的”,而孩子的思维则不一样。前几天看一位奶奶杀鸡的视频,孙子拼命哭着不让杀,急得跳脚,奶奶却拿刀一直在笑。这个笑的背后其实就是思维的差异。

    物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同频共振”,而成为“开心果”则相反,孩子与大人不在一个频道,反而引人发笑。因为在小时候,孩子想象力丰富,常常不会按大人的思路出牌,他只是用他天真纯洁简单的举动认知世界。

    通常意义上说,我们的成长意味着经验的不断累积,而正是这个经验,让孩子渐渐失去了“开心果”的内核。想想看,孩子长大后,看到风筝掉地还会哭吗?肯定不会了,甚至还会笑那些哭的,是孩子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还真不是,因为风筝会掉地一旦转化为孩子的经验,进入孩子的知识体系,就不再引起他哭,此一时彼一时。而我们看多了风筝掉地孩子哭,还会笑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形成了经验,我们的笑点也随之提高。

    当我们逗小孩子玩,比如抛个糖果,接住了,孩子不一定会笑,他也会形成小经验,但如果你故意接不住,故意藏起来,故意接时摔倒了,孩子都会笑得很开心。因为你打破了他的思维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笑点低,而长大后,越来越难以让家长开心的原因。

    当然,孩子再怎么成长,毕竟与家长的经验还有距离,因为经验的差异,有时也会有开心的瞬间,但与孩子带给家长的烦恼相比,与家长的期望值相比,抵消了不少,所以“开心果”不再令人开心。

    如果孩子长大了,为让父母开心,装扮成永远长不大的儿童思维模式,父母则又能找回“开心果”的回忆,恐怕还会说“傻孩子”三个字,享受这傻傻的幸福。像老莱子娱亲那样,成为家长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那就是一片孝心了。

    为什么“开心果”令人不开心?

                      仁智写于2018年1月1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开心果”令人不开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st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