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陷阱——期待
每对夫妻走进婚姻的殿堂,都是报着很美好的愿望,一起共筑爱巢,期待永远是王子和公主的浪漫,然而,随着荷尔蒙的释放与降低,海潮退去,裸露在海滩上时,却是遍地被浪翻滚过的螃蟹,仓皇逃窜。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在他(她)的身上和心理遗传与习得太多的东西,包括爱的能力、对事情的认知、被爱和尊重的感受、生活和思维习惯、处事方式及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物质需求。如果一个孩子在被爱满足的情况下,他就会产生价值感和归属感。就像一个男孩给他妈妈说,我虽然在学校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某两个人的心中是最重要的人。这就是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他的心中,知道爸爸妈妈永远爱他。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被及时满足其情感需求,没有被无条件地爱,他的内心会产生匮乏的感觉,从而产生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等感觉,这种匮乏会形成一个人的黑洞,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
在找男女朋友时,正好是对方满足了自己的某方面内在需求,被吸引,一见钟情有的是。然后进入热恋,产生光晕效应,不断地放大优点,而缺点根本就看不见,踏进爱河的人,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不容易听进去别人的意见,他用感觉来认可了对方,也被对方满足着未被满足的需求。然而婚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事,在每天的锅碗瓢盆交响乐中,我期望像公主一样被宠,而对方却很疲惫,也想让得到像妈妈一样的关心,我期待像男人一样被尊重,而对方却很娇情,也想让对方像爸爸一样当掌上明珠,公主梦和王子梦从此破灭,于是抱怨、指责、争吵,只是因为对方没有像自己想像的或期待的那样表现,也没有像自己想像和期待的那样满足内在的需求。这也就是很多家庭出现七年之痒、分裂或解体的主要原因。亲密关系中,爱最基本的是美好的感情,我爱你就是爱你,我对你好,不是为了你对我好,也不是为了你满足的我条件或需求,不是交换。你爱对方,是你满足了施爱的需求,至于对方怎么样的表现是他的事。
这时候,如果有一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去学习成长,那么他既能看清自己的需求和期待,也能看到对方的需求和期待,即能满足自己内在小孩子的匮乏,也能满足对方内在小孩子的匮乏,那么,这个家就会朝着美好的生活迈进。如果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局限性和内在的需求,那么永远在对方身上找自己的匮乏去弥补,永远都找不到,失落,悲伤是自然的事。这是也为什么中年人感情越来越淡的原因。所以自省很重要,自省其实也是灵魂的觉醒,是生命的重生,是自己对自己的满足,是一个人真正实现自我的象征。没有了期待,也就没有了失落,没有了期待,只有自己的成长。自己走在中脉上成长,其他的事是顺带发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