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处理的方向识别
人体受寒,寒的对面就是热,热能去寒,所以,身体以“发烧”的形式排寒。
请问:
疾病是“寒”还是“烧”?
应该“退寒”,还是“退烧”?
逻辑上,都能回答疾病应该是“寒气”,应该要“退寒”,可是,头脑里的“常识”却告诉我们,应该要“退烧”。
退寒,就需要加热,“发烧还加热?烧坏脑怎么办?”
大家发现了吗,我们已经被灌输一个植入意识了:
“发烧就要退烧!快速退烧,否则就会烧坏脑!”
这句话里面有逻辑吗?没有,只有信念灌输。你并不知道为何这样?是否就是这样?你只是相信,就是这样。
你应该相信头脑,还是相信体验呢?下面来回忆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体验:
只要是80年代出生的,应该都经历过,小时候受凉了,喝姜汤盖被子发汗,汗出来就好了。
请思考:
喝姜汤,是不是帮助发热?
盖被子,是不是帮助发热?
发汗后,是不是快速退烧?
——这样加热之后,有谁烧坏脑的?
从小,你发烧,加热帮助发烧(排寒),你好好的;
现在,你发烧,你说赶紧退烧(排热),不退就会烧坏脑。
你做的和你说的相反,可是你完全没有意识到。因为,大众之一的你,被“意识植入”了。广告一千遍,广告就是真理了。
发烧时加热排寒“发发汗就好”才是过去的常识。
还没想清楚的,可以捋捋思绪……
现在回到我们的独立思考,进入逻辑:
当疾病是寒气,发烧是我军。却被治疗以“退烧”,请问,帮助的是敌军还是我军?会有什么结果?
退烧结果如下:
1、退烧药:退掉我军,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后果是,退烧后没精神,没食欲,机能下降;
2、大量出汗:退烧药就是以出汗的形式来退烧,导致大量体液流失,以及温度快速下降,会导致肌肉管道收缩(热胀冷缩原理),抽筋。大家用心观察,孩子的抽筋是否发生在服用退烧药后?
3、输液消炎:敌军本来就是寒气,输液和消炎药都是寒凉,寒上加寒,敌军深入,我军反抗,入肺为咳嗽,入心脏为心肌炎,入肌肉关节,为肌肉关节炎症(酸痛);入脾胃,食欲不好;入肾,小便多;入肝,情志抑郁。整体能量消耗,面黄肌瘦,发育不良,精神萎靡。
4、各种炎症:炎字两个火,炎症的表现为“红肿热痛”,是人体自救排寒的形式,发炎以排寒,却被定义为病态的“炎症”。
关于炎症
痛:寒凝肌肉为痛;(信号)
肿:充水修复为肿;(清洗)
热:自救排寒为热;(攻邪)
红:发热则显为红。(有能量)
——都是自救的表现。
全面的排寒,叫“发烧”,
局部的排寒,叫“炎症”。
入肺为肺炎,入胃为胃炎,入肝为肝炎,入肾为肾炎,入关节,为各种关节炎症。
免疫力强的,表现为“急性炎症”;
免疫力低下的,发不了烧,发不了炎,表现为“慢性炎症”,或者叫“无菌性炎症”。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下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