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经脉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十一)

《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经脉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十一)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4-03-23 05:00 被阅读0次

上一段学习,我知道了,人如果经常发怒而不加节制就会得实证。人过度喜乐或过度悲哀再吃生冷的饮食就会容易得虚症。

今天继续往下读: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如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

黄帝说,医经上所说阳虚则产生外寒,阴虚则产生内热,阳盛则产生外热,阴盛则产生内寒。我也听说过这种说法,但不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岐伯说:诸阳之气,是受气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的。如果寒气侵袭与外,就会是上焦之气不能宣通,阳气不能充分外达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以至寒气独留在肌肤外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皇帝问:阴虚则产生内热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过度劳倦则伤脾,脾虚不能运化,必定会行气衰少,不能传输水谷的精微,这样上焦就不能宣发五谷气味,下晥也不能固化水谷之精,胃气郁而生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产生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皇帝问:阳盛则产生外热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如果上焦不通利,就会使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这样卫气就不能发泄散越,郁而发热,所以发生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皇帝问:阴盛则产生内寒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由于寒厥之气向上逆冲,寒气会积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泻,阳气就会耗伤,阳气耗伤,而寒气独留,寒性凝敛,营血滞涩,脉行不畅,其脉搏必定会出现盛大而涩的脉象,所以成为内寒。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脾胃虚弱的原因找到了,我是因为下岗后自谋职业,开小吃店,又没帮工,成年累月劳累过度所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已经形成,但现在想一时半会儿就好是不可能的。现在再慢慢调养呗。

有人怕热,有人怕冷,你对照着,原因找到了吗?

相关文章

  • 立春当从拍肝开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春日养生以拍肝为先...

  • 十二经络学习

    【黄帝内经 灵枢】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以经络通则非常重要,中医讲的“通”原...

  • 086-01调经论篇(第1-2段)

    卷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全文) 学习时间: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概述】 调经论篇调经即...

  • 阳明脉解

    阳明脉解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的第三十篇,本篇是解释阳明经脉的实热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与《灵枢·经脉篇》参看...

  • 《黄帝内经3》生病起于过用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饮食过饱的时候,由于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

  • 14经络最全知识!附赠高清动画走向图,帮助你轻松记忆!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经脉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着重要作用,畅通的...

  • 天阳拓中药包的功效

    一、疏通经络: 《黄帝内经》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民间也有:“经络不通,走路中风”。 ...

  • 道缘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不打针,不吃药,中医整体自然疗法,绿色调理康复法。 《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经络不可...

  • 经脉养生(一)

    《黄帝内经》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了解人体经络的循行运转规律,养生事半...

  • 你知道鼻炎是怎么回事吗?—连载293号星宝宝No.98篇原创日记

    2017.12.28(农历冬月十一)星期四 晴 今天学了一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篇 人的这个鼻子,本来是它有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经脉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df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