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届奥斯卡颁奖虽已落下帷幕,而有些影片的口碑却在冉冉升起。正如这部斩获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三座小金人的影片《1917》。
导演萨姆·门德斯和摄影大师罗杰·迪金斯,合力为观众真实还原了一个“旧世界”和那时人们想象中的“新世界”。
在电影拍摄开始前,演员们花了6个月时间排练,剧组人员耗时9个月真实还原了战争场景、挖了5200多英尺的壕沟(将近1600米),可见用心。
接下来,我将结合电影剧情,从“一镜到底”的叙事手法、到残酷战争中仍旧向往爱与和平的主题呈现、再到“小人物”的象征意义来为大家解读这部极具盛誉的“战争美学”电影。
01
“一镜到底”的拍摄技巧成为《1917》最大的亮点和“噱头”
如果说剧本和台词,《寄生虫》完胜众多强敌;那么《1917》毫不夸张的说,美学视觉、电影技巧足以傲视群雄。
而最大的亮点就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每一帧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摄影构图,这两样结合在一起才叫人叹为观止。
插曲音效,宛如身临其境;配乐随之剧情,环环相扣。
The Night Window - 《1917》原声.mp33:41.47399999999999
来自电影红馆
为什么又说是最大的“噱头”呢?
因为影片全长119分钟,并没有做到完完全全的“一镜到底”,每个镜头的衔接点虽然极其巧妙,被誉为“一镜到底的新尝试、新玩法”,而究其根本,就是没有做到罢了。
但这并不妨碍整体观影的视觉效果,每一个节点都正好抓住了观众的紧张神经,更好的沉浸式观影。
两个不满16岁的士兵临危受命,为了成千上百的生命,更为了自己的哥哥,必须在24小时之内穿过两军交战的无人区,送达到前线最新消息。
面对地洞里的牵引陷阱,敌人留下的狙击手,他们战战兢兢,寸步而行。
跟随着导演的镜头,我们也真实感受到在战场上,那如履薄冰般的艰辛和残酷。
不到24小时,从白天到黑夜再到清晨、两个人变成一个人;三处转场,为“一镜到底”加冕。
第一处转场:火光废墟中的残缺美。
夜晚降临,看见了埃科斯特小镇中熊熊燃烧的末日教堂,惨烈的火光经久不息。
这是1917最残酷又最“美”的一幕,让人心痛又泪目。
此刻的男主穿梭其中,面对敌人的追击,沿着废墟倒墙而走,其中的光影变化,成为影片中最震撼也是最美的几分钟。
第二处转场:森林中抚慰心灵的歌曲。
爬过满是尸体的河水后上岸,在痛苦恐惧无助的低声哭泣中,听到森林中传来的歌声,越来越近…
“我只要越过约旦河,我只要回到家乡,我只是一个可怜的流浪的异乡人,穿过这个悲哀的世界,那里没有疾病、艰辛和危险,那童话般的土地,我出发了……我要回家,不再有更多的迷茫。”
第三处转场:炮火中横行的“中士”。
为了及时送达“停止进攻”的指令,不惜冲上一览无余的战场,顾不得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及时送达。
02
从残酷历史中看到小人物的爱与向往
残酷历史,近在咫尺。
被铁丝扎破的手心,被花香掩盖的恶臭,被匕首刺穿的胸膛……
在地洞被乱石活埋、在废墟被敌人追赶、在樱花散落的河水中漂流,在炮火中横行……
这一切都是如此残酷。
这也正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但最想告诉我们的还是那时英格兰人心中的美好世界、幸福家园。
对于希望和美好的向往,在影片中几处地方都有呼应。
爱与向往,醉梦里的故乡。
用勋章交换美酒,不再惦记回家。战争没有结束,回去就意味了下一次的何时离开。
小镇废墟中,送给一位不知道姓名的小女孩,足够的罐头和牛奶,或许就能守护住两个弱小的生命。
重新回到树下,倚靠着,翻开家人照片,闭上眼睛就好像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这一刻,是全片最牵动观众的场景,一个泪点爆炸的首尾呼应镜头。
正如一位观众所言:
耀眼的金黄麦野,温馨的农家田园,教堂上喷薄的飞天烈焰……
废墟下隐藏的美丽女子,树林里缭绕的思乡之曲,还有战火中延续的手足情深,是枪弹下最温柔的诗性光辉。
电影以在树下闭眼开头,以同样在树下闭眼结尾。首尾呼应,然而主人公的心境却完全不同了。
03
导演之外: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功不可没
没有大型的爆炸场景、也没有大手笔的环境渲染的情况下,最多的一次弹药恐怕就是冲锋时的那一次中场“横行”。
《1917》之所以选择了不同以往地战争拍摄手法,用长镜头去讲述影片故事,归根到底是对有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的加持,从而信心倍增。
这位奥斯卡最佳摄影师,在《1917》之前就已凭借《银翼杀手2049》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此前作品中也已提名过13次,当之无愧的摄影大师。
我们所熟知的《肖申克的救赎》,便是出自罗杰·狄金斯之手。
他们说《1917》的剧情单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不够真实。
殊不知最痛的悲壮是安安静静、悄无声息的,就像那个士兵从河水中爬上岸,轻声的哭泣,更令我们动容。
(以上图片均来自、视频截图和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