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19407/2540931914a3fa16.jpg)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社会变化那么快,行业趋势一拨儿接着一拨儿,如果不持续学习始终是要落后的。因此学习始终应该被摆在重要的位置。
虽然有一些外出培训的机会,但并非每次培训都是自己想学的,即使有想学的课程,培训机会也并不都那么幸运的落到我头上,所以,每年始终是拿出部分收入来支持继续深造。
那么学习的途径到底有哪些?哪些是更为有效的途径?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如下:
1 读书
记得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问我从中学到现在一共读了多少本除了教材之外的课外书籍,我掰着十个指头数了一数,从初中算起大概没超过200本吧,而且我在同龄人中还算是“爱学习”之人了。海外媒体曾经发布过一个读书报告:“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21本,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17本,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不超过3本......”
而国人的这个平均水平还包括在读学生在内,如果在计算平均数时,分母部分刨除学生的数量,国人的平均阅读量会更低。
读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但肯定是最便捷、最不受限的学习方式,后面我会介绍到通过互联网课程、人脉社交、短期培训、学习型社群、旅行等方式学习,可这些学习方式都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脉链接,对于不充分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来说读书是最便捷的方式。
2 网络课程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学习的理解过于局限,以为读了几本教科书就算是学习了,其实,非也。现在势头正旺的线上课程你学了几个?
我并不是说这些课程对你都有用,高效学习的前提应该是你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在学之前明确学了“干嘛用”有时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因为目的能让意义更清晰,意义又会增强行动力。
这一年零零总总下来,我听过的课程不下10个,学习过的微课数量会更多,同时我也把自己觉得好的有价值的课程推荐给朋友和学员们,他们给我的反馈也让人欣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9407/83b439933c89e0bc.jpg)
3 短期集中培训
市面上的课程真的非常多,学习之前先想想你目前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障碍,这些障碍可以通过继续学习解决吗 ?市面上有合适的课程吗?我特别要说明的有两点:
(1)千万别以为参加培训就能学到东西,实际上滥竽充数的课程蛮多;(2)千万别跟风,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一阵风过去了,也许除了你花出去的钱,什么也未留下。
要么认机构要么认老师,比如你曾经上过某机构的课,你觉得不错,那么你可以选购这家机构周边的课程继续学习,知名机构对课程的研发、打磨、改进都非常重视,在讲师的遴选阶段对他们的专业背景、资质、口碑、教学评价都非常严格,因此他们的课就是品质的保障;认老师同理。
4 加入学习型社群
今年我在这个方面是交了学费的,这样的社群通常是需要付费进入的,各种社群由于发起者的起心动念不同,风格和群内氛围也有所不同。暂且不去评论各个社群的好坏优劣,但就社群这一形式来讲,它能很好的突破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也许来自于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是他们拥有同一个学习目标,可以在一起相互碰撞,互相勉励。
好的社群在专业导师和高质量学员的带领下还能实现“联机学习”,一个问题抛出来,导师和不同背景的学员从他们的视角给你解答,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实现思维局限的突破,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这属于高效学习的方式,经过讨论和碰撞,不仅当你自己读书钻研几个月还能帮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5 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去旅行、背着包就走,记录自己看到、感到的东西;遇到有思想的人要去请教,他们的一个小小引导,也许会让你的生活、进步飞快。遇到有想法、志同道合的朋友要能在一起喝酒聊天。你以怎样的心境,去过哪些地方,有过哪些感悟,怎样用这些启示来指导现实生活的......都一一体现在你的气质里。
6 人脉交友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更要阅人无数,才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放在最后一点来写。你平时都喜欢跟什么人一块儿玩耍,那么你基本上就是你玩伴的样子。我们大概都能发现跟不同的人在一起感觉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能给你滋养、能给予你支持;有些人也就是肤浅的聊聊,总想从你儿获得什么,交往的目的要么是让你买产品,要么是让你加会员;有的人呢,特会玩耍,有酒肉即可。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会为五斗米折腰,那人们需要的是什么呢?——社会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重要了。
能称得上人脉的都一定是对你的成长或自我实现有帮助的人,这种帮助最开始的形态也许只是从有好感或有价值开始。所以在这个部分不断增值自己是最重要的,要么让人跟你在一起感觉很舒服,要么让人跟你在一起感觉很有价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们应该构建起10人以内的核心支持系统,他们能跟你讲真话,发心是支持到你,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朋友对我的反馈是,跟我在一起总能聊得比较深入,有时候还能触及灵魂,好吧我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交往”——能够与他人建立比较深的连接。
敏 达 :资深职业咨询师、职业素养教练,擅长天赋与优势发掘,职业定位/转型咨询,职业女性平衡与幸福咨询,职业素养私教, 预约请在公号后台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