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作者: 枫叶如霞_更文30篇 | 来源:发表于2017-12-23 12:13 被阅读49次

三、九九重阳节,浓浓不老情

北方的秋天,天空净洗,蔚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田野里弥漫着花果的香气。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那年的重阳节,我骑车去敬老院看我大姨,田间,地头,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熟透的苹果笑靥如花。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秋天的美到处是,只要你愿意,随处都有可餐秀色。菊花芬芳了大地,,绯红的苹果甜醉了金秋,丰收的农民嘴角眼梢都堆满了幸福。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秋天的写意歌颂着盛世太平。我哼着小曲,赏着美景,悠哉游哉的登着自行车来到了敬老院。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一进大门,“尊老爱幼,欢度重阳”的标语赫然入目,院内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千盆菊花竞相开放,老人们个个精神抖擞,喜气洋洋。

我大姨一见到我,话匣子就打开了:今年换了新院长,姓高,人长的英俊魁梧,他一来,我们敬老院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三里五村的小媳妇,中年大妈,有事没事的来给沾亲带故的七姑八姨送点东西,目的就是来看看他。用你们年轻人的话叫啥来着?

“叫圈粉,圈粉无数”我应答道。

大姨兴致勃勃地讲述新院长的种种好处:改善公寓居住条件,提高伙食待遇,请来专业护工护理几个八九十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太。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还特意举办以“九九重阳节,浓浓不老情”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你丫头有福气,碰巧让你赶上了。

艺术节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心,以老年人为主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上午有书法,绘画比赛,下午戏曲小品演出,晚上书法爱好者水写毛笔字表演、青年志愿者送温暖活动。这下我就有素材可报道了。

院长是何方神仙,有如此神通?要改善破陋旧的敬老院,所需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暗自想着。

后来从一个民政局的老同学那里得知:这个敬老院座落在中原腹地,是水仙村村小学改造的,因为村里的孩子都进城上学了,没了学生,几个老师也调走了。于是县里把敬老院选在这里。虽然地图上连个点都找不到,可它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与滨河县流沙镇的水仙村比邻,前面有颍水流过,后面有槐林环抱,每年五月槐花开的时候,这里成了仙境,游人如织。

但是校舍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开始的那几年收容的老人不多,好歹可以凑合,如今,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突破2.3亿。这里的条件满足不了养老需求,连换个几个院长,他们四处奔波周旋,可县领导总以县里财政困难为托辞,最后,前几任院长无力回天无功而辞,敬老院艰难地生存着,可送来的老人越来越多。直到2015年来了高院长,高正平,一个高中退休校长,一切悄然改变。

我回过神来,继续参观,大门两边摆满了刚写好的散发着墨香的字画,几个须发斑白的老人饱蘸笔墨,挥毫写字,龙飞凤舞。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即兴作画,泼洒皴染,山水写意,一挥而就。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再看这些老人,个个精神矍铄,时而神情专注,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捋着胡须大笑。

我有些怀疑了:这是敬老院吗?上高中时我和同学去一个福利院做义工,那里的老人大都病歪歪,脏兮兮的,脓眼芝麻糊,没有一点生气,仿佛等死一样,熬煎着难挨的日子……

我被老人们乐观的情绪感染了,继续参观。大门另一边,几个拿着如椽大笔的老人在地上比划,我走过去细看,原来他们在水泥地上,用毛笔蘸水写字,一个驼背老人写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字体劲拔,有模有样。

另一个满头银发的高个老人写下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字体遒劲有力,矫若游龙,翩若惊鸿!

还有几个随意的写着,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下午是文艺汇演,照例的戏曲小品,大妈们扭起秧歌来身段灵活,唱戏时字正腔圆。我不大喜欢听戏,拽着我姨就出来了,刚出来,看到一辆黑色法拉利停在院子里,“大姨,这里有大领导来吗?”我问道,

“可不是吗?几天前就传出有领导来慰问的消息”我大姨神气的说。

“看样子来头不小,那车多气派!”

“听说是省长哩”

“省长?领导这么重视?”

那天来的果然是大人物——A省省长。而这里的院长竟然是他父亲,就是那个字写得最好,高高的个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老人,他就是那个圈粉无数的院长啊,我都被他秒杀了,再看他,虽近古稀之年,依然器宇轩昂,有仙风道骨之气,难怪那些小媳妇,大妈们来看他呢。原来他退休后,曾过一段清闲日子,在省老年书法协会游走,打打太极,练练书法,倒也逍遥,可随着儿子官职的攀升,父子矛盾越来越激化,他看不惯儿子在官场的那套游戏规则,就索性出来,当起了敬老院院长,继续发挥余热。

几天后,院长的儿子是省长的消息在小小的敬老院里炸开了锅。

“咱院长放着太上皇不做,来这里操心,图个啥?”

“院长深藏不露啊,他儿子是省长从没向人说起过”

“放着清福不享,却四处奔波,找领导,拉赞助,硬把一个破、陋、旧的敬老院改善成一个集养老、休闲、娱乐、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宜居敬老院,太厉害了。”

“当校长时就小有名气呢!听说年年有几个考上清华北大呢!”

“可不是么,正是那些清华北大学生毕业后有了成就,感念老校长的教育之恩,又被老校长致力养老的善举义行感动,才在校长拉赞助时慷慨解囊的。”一个资深阿姨得意地说着。

人们议论纷纷。

五个个月后,敬老院里安装了健身器材,有了棋牌室,游泳池……

“听说院长的儿子拨了一大批钱”

“瞎说,那天我还听见院长和儿子吵架,然后他那省长儿子气冲冲的走了。”

“我看不是沾他儿子的光,是党和国家重视养老,有专款专项。”

“我侄子说,现在国家提倡养老多元化,以家居养老为主,社会养老,民间养老并行……”

“嗨,你懂的不少,真是万事通啊!”一个鹤发童颜的老汉打趣道。

老人们七嘴八舌的猜测着议论着。

这天晚上最后一个节目是给老人洗脚。来的是邻村的青年志愿者,当他们把老人的脚放进热气腾腾的水中,温柔的按摩时,我看见几个老太太老爷爷眼泪都流出来了,脸上却露出婴儿吸足奶后的甜美幸福。

我给大姨洗着脚,她一边啃着苹果,一边喋喋不休地告诉我:现在饭菜可好了,有肉,奶,蛋,饭后还有各样水果吃,放心吧,别总是往这跑,我的大记者,好好忙你的工作吧。

但是这次来,我有使命在身,表哥让我带大姨去俄罗斯,表面上说是去旅游,实际上是把大姨骗到俄罗斯和他们一起生活。若带不去,大姨来敬老院的事就露馅了。可看着大姨那么幸福,我怎么开口呢?怎么说服她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6篇

相关文章

  • 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三、九九重阳节,浓浓不老情。 北方的秋天,天空净洗,蔚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田野里弥漫着花果的香气。 那年的重阳...

  • 11、养老|敬老院里的冬不拉(1)

    琼瑶说过:“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偶然的机会,参观敬老院,被老年人...

  • 2019-06-24

    养老院的花 不知什么时候敬老院改成养老院了,小的时候周日会约几个同学组成雷锋学习小组,去敬老院帮助扫院子,...

  • 兴隆镇民政办和食药监办深入敬老院,进行安全检查

    为掌握辖区内养老机构安全现状,进一步规范敬老院的安全管理,切实做好敬老院的安全工作,保障敬老院老人的身体健康,8月...

  • 大学第一次公益活动

    在此之前,我没有去过养老院,对敬老院的印象也只是从别人口中而来,说什么老人在养老院都是吃苦的,把老人放在养老...

  • 《让爱零距离》

    敬老院是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

  • 我们,还有时间吗?

    今天我们去英国参观了敬老院,勾起了我的一番回忆。 养老院,就是说你老了后,没有自制能力了,就只能活在养老院里。养老...

  • 续写《神鸟》

    依尔特戈尔可汗的事传道了冬不拉王子那里,冬不拉王子说:“我非把他捉回来不可!” 不一会儿,冬不拉王子把它...

  • 弹起冬不拉

    喜欢一首歌,也许是喜欢它的曲调,也许是歌词感动了你的心声。 时常喜欢听流行、忧伤的抒情歌曲。 也喜欢少数民族的歌曲...

  • 敬老院70多岁的护工看护,80岁的老人!

    中国经过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以及养老服务,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社会资源进入中国的养老市场,敬老院,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养老|敬老院的冬不拉(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ia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