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了一件小事情:领导说华为P9、P10可以同时使用2张电信卡,关于这个问题,我是有过研究的,结论是不可以,而且目前没有哪种手机可以同时使用2张电信卡。然而,鉴于领导的权威和自己本身专业的问题,我没有能够很坚定地坚持自己,而是再去查看资料,方能确定,虽然结论是我对了,但是气场不够,依然没有办法让领导高看一眼(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媚骨,但是我们的成长不就是不断让自己和别人都高看一眼么?)
分析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对自己不自信,不自信来源于平时的积累不够,没有把研究作为习惯;二是事前没能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独立思考,所以对于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并不能肯定。
正好,今日在看古典的《超级个体》中关于学习和思考的文章,感受颇深。
现代社会,可以学习的知识太多,如果无法合理选择最值得学习的内容,将陷身于知识海洋无法自拔。
因此,我们要功利地学习,按需要去学习,不要把学习变成低水平的重复。我自己也常犯这样的错误,觉得总该学习些什么,于是拿起一本书边看,只有为什么要看,看了有什么用,又能记住多少,完全不去管,结果没过多久就全部忘了,然后再去看下一本。现在想来,这种无效率的简单重复简直就是西西弗斯的惩罚。
学习不是要学完,而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认知。如何能够提高认知效率呢?
首先:知识要变成晶体,然后组合成知识体系,才能转化成自己的认知。石墨和钻石都是碳元素,造成两者千差万别的原因就是内部碳原子组合结构的不同
第二:学习后去教别人,把学习的内容正确地转述给他人,这个过程其实是内化所学内容,并进行输出的过程。
没有输出的学习就是耍流氓,输出其实也是变现,知识变现,除了写作、出知识产品,正确地预测世界也是知识变现的重要方式,据说巴菲特每天60%的时间都在看书,他的知识提升了他的判断力,通过投资获得了巨额财富。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不思考则不能学。
独立思考能够有效地避免被忽悠,比如说手机能否同时插2张电信卡使用呢,这个问题百度一下就会有很多答案,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那么究竟可不可以呢?自己要尽可能地去掌握一手信息(一手信息是知识的源头),比如国家行业标准、行业研究论文、自己亲测等等,把前因后果都搞清楚了,那就不会被外界的众说纷纭所困扰,也不会因为领导的一句质疑而动摇。如果说这样的研究成了习惯,如果说自己一直习惯独立思考,那么我想,当领导质疑的时候,我可以轻松地说:要不,打个赌?输了请我喝奶茶,怎么样?
这样,领导想不记住你都难了吧。
当然,这样的学习思考习惯并不是为了向领导证明什么,而是成长的必要条件,是自信的来源。
独立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