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很一种很普遍的学习方式。当我们想要获取某个领域知识的时候,阅读能让我们最快的了解这个领域。
然而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因为阅读习惯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有些人可以多次运用,有些人则看完就忘,不同的人差别很大。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阅读呢?
分析式阅读
对一本好书的阅读一般分为以下3个步骤:理解框架、理解内容、对本书的评判。这也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重点介绍的阅读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在谈些什么,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对书进行分类,接着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将主要部分按顺序和关联性列举出来,再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步骤是整体的,在于帮助我们知道整本书所谈论的框架。
接下来,我们就要深入到这本书的详细内容了。先找到作者的关键字,并弄清这些关键字的真实含义;由最重要的句子,抓住作者的主旨;同时,找出作者的论述,梳理这些论述的前应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最后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有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最后,则是评论一本书。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在这点上,我们首先要知道辩论的基本礼节,同时要知道提出批评的几个标准,要不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或者分析和理由不完整。
分析式阅读帮你回答了关于这本书的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这本书大体上来说是在谈些什么?
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研究式阅读
研究式阅读,即把阅读看成是研究问题的起点,类似写论文时,一开始的文献综述,先看看百家之长是什么,最后这些观点与内容,都是为我研究的主题来服务的。
许多时候,我们的阅读有点像是往空杯里倒水。倒的时候,很充实,然而,当到完之后会发现,如果你没有思考,就什么都没有留下;当下次你看到一本观点截然相反的书时,你会照样依葫芦画瓢地全盘接受,这样,你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只是在被动地接受。
而研究式阅读,则是一种更加主动的行为。我们在阅读中,是抱着要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所有的判断以书本的概念和方法论能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为准则,这个时候,你就有机会对书中的观点进行扬弃,那些有用的观点接受下来,拿过来用;那么看着没用的观点,直接放弃;那些有疑问的观点,再去深入探究,参考下别的作者的观点。
这样,我们就变被动地接受信息,为主动的寻找信息,主动性大大提高之后,还能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带着问题地阅读,是一种更加有效地阅读方式。
写作式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在主动式阅读中,将阅读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通过写,用输出倒逼输入,对于阅读效率的提升也很有帮助。和书籍相关的写作主要有5种文体,分别是读后感、书评、书单、拆解稿和听书稿,当我们想着要主动完成文章时,去看文章的态度也就完全不同了。
当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是一种主动的思考,需要想着给读者传递什么主题,怎样组织观点,怎样找例子,怎样说得通俗易懂,怎样结尾。而我们所读的书就是我们的素材库,在经过主动的表达之后,有点类似于你通过教别人而自己的主动学习。
我参加了弘丹的拆书课与听书课写作班,通过学习拆书和写听书稿的方式,锻炼写作的能力。这5种文体的具体写作,在课程中有,我这里就不详细赘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
主动输出,我想肯定可以带来更加高效的阅读,也把这门课推荐给你,弘丹老师的拆书课与听书课写作班,持续28天的集中性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