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曹菲:社交是产品的必经之路(一) | 读文-20160915

曹菲:社交是产品的必经之路(一) | 读文-20160915

作者: 木坦坦 | 来源:发表于2016-09-16 02:25 被阅读466次

《曹菲:社交是产品的必经之路(一)》——混沌研习社


曹菲:现任爱奇艺产品总监。曾在腾讯两进两出,在2010年到2012年,这期间做了QQ浏览器和QQ输入法,2014年到2016年,做的是腾讯的车联网。

总结我这些年做的这些偏工具、偏服务包括现在做的片内容的产品,我自己深深感觉到,社交是当前产品的一个必经之路。

全部演讲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的是WHY,所谓的术的问题;下半篇主要说HOW,就是道的问题。

牛人的开场模式都是以我所说的都是错的开始。


上篇:为什么社交或称为一切服务的基础

原因一:
越靠近用户的产品,越有竞争力。

用户的需求是连续的

四年前,我在搜狗做搜索的时候,提出来一个观点“用户的需求是连续的”,这也和李善有教授最近提出来的“非连续性”不谋而合

世界是非连续的-?
人的思维是连续的-!

我们中国人很喜欢吧现象和现象之间去进行连接结合。比如谚语中“仓廪实而知礼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或者俗语里面“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把现象和现象之间相关联,虽然这些现象并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我们的思维中处处都是充满了连续感

用户没有突兀的需求
——每个决策,都有潜在的关联

  • 在互联网中存在海量的网站。
  • 用户的需求被残酷无情的打断。
  • 当面临一些位置领域时,用户强烈需要帮助。

没有任何一个网站能满足用户的所有需要。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体验:我们打开百度,搜索一个关键字,点进某个论坛看别人对这个关键字的解释,我们发现跟这个关键字相关的商品自己很感兴趣,就点进了淘宝的某个店铺看商品详情,又在淘宝的推荐页面上看到了其他跟这个关键字没关系的东西,于是我们就点击一下去了解那个东西。
在淘宝的介绍页面里面,我们看到了几个专业名词,不了解,于是我们专门复制粘贴下来到维基百科中搜索释义。

需求的源动力,决定了产品的每个细节。
对于核心需求的理解:我们满足了用户的什么诉求?

新闻评论的出发点:满足用户发泄的欲望,还是增加一个新的分类?
对评论的设计边界,应该画在哪?
对于指导原则的理解
要做出超出用户的预期,但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什么所有的

作为一个产品人,很多时候,当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自己是有答案的。就比如,很多产品的ABtest实际上只是为了说服老板。
当我们提出问题,问该怎么做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呀问自己:我们满足了用户的一个什么样的诉求,我们围绕着什么样的事情去满足它
什么样的新闻会有大量的人去关注和评论?是那些本身有争议,没有明确正确答案的事件,用户在表达过程中时机是在表达自己的立场,是在试图找到很多人与他们找到呼应。

用户需求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
1.短期的消费story:
假设要去做一个去旅游的决策。
2.来自用户对固定画像的消费驱动:
两类画像捕捉用户的归类:相对固定的身份类、可迁移的兴趣类。
3.集中爆发,且具备普适性的人身里程碑:
在买房后跟进的必然是装修;如果把我的用户需求的上游,那么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就占领了优势。

用户的需求你是连续的;
当我们说产品要尽可能靠近用户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的,是站在用户的决策上游

移动时代的上游

  • IOS/Android的基础设定。使得系统之上再无从属关系,再无上下游之分——
  • 于是入口变为:占有用户大量碎片时间的APP;
  • 这个时代的命题:如何变成超级APP,打通上下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菲:社交是产品的必经之路(一) | 读文-201609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o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