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竹枝词注释》出版于1993年,关于它的出版,还有个小故事。
1965年,我就读于太原十中初中。十中紧邻一个叫后小河地方,那里居住着有很多同学。当我到过后小河的同学家后就纳闷: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后小河?现在河在哪里?河水到哪里去了?问过同学。几个同学都说不知道。回家问大人,大人也不清楚。这个事就成了一个心结。工作以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同事节俭把他多年收集的一批地方文献馈赠与我,信手一翻,看到了竹枝词“后小河”:
后小河
杨柳花飞后小河,九仙桥傍弄婆娑,垂竿捞过喂鱼虱,回看沙鸥入水波。
后小河果真有过水,而且水还不小,沙鸥都能翱翔。再翻看这些资料,其中一部份简直就是太原(乃至山西)民国的画卷。顿时兴趣大增,遂决定把它注释后编辑成册,展示太原(含山西)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代风貌。
太原,是山西省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之一,古称“晋阳”、“并州”、“太原郡”、“唐明”、“霸府”、“北都”、“北京”等等。
历史上,太原的经济较发达,到了清朝中叶,太原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
但近代以来,太原经济发展却较缓慢,直到辛亥革命前,只有人口3万,经商者不过2000余人。
阎锡山逐渐取得山西军政大权后,为了扩充实力,实现称雄华北、逐鹿中原的欲望,一方面对外宣称“不与外省炮火相交”,提出“保境安民”的口号。另一方面,又称“武力为公道之后盾”,拼命扩大军火生产,大量扩充军队,以发展自已的势力。在此期间,他在太原较原始的现代工业基础上,扩建、创建了一批以军火工业为中心的工矿企业,修建了公路。军事工业的畸形膨胀,直接、间接地带动了太原其他工业的发展,使当时太原的工业生产水平跃居全国前列。
自清光绪年后,太原的商号逐渐迁到桥头街、按司街等街道。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后,商号增多,市面日趋繁华。辛亥革命时,部分商号受到暂时创伤,但也很快恢复元气。在阎锡山的政策下,与当时其他各省军阀连年混战相比,山西局势相对稳定。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洋货”的输入量大大减少,而太原工业的发展,则刺激了太原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建设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现代化”的二层“高层”建筑增多,各类学校纷纷兴起,各种思潮涌现,客观上讲,当时的太原呈现了繁荣的景象。同时,山西的共产党组织也在此期间发展起来。
1930年阎锡山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被迫下野,避居大连。其结果,导致山西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商店倒闭,民生凋敝,经济陷于停顿。1931年阎锡山潜回五台县河边村家乡。不久,因“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与阎锡山“捐弃前嫌,团结御侮”。阎锡山于1932年担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重新掌握山西的军政大权。阎吸取教训,重新培植个人势力,声称“埋头建设、不打内战”,提出“造产救国”的口号,并在全省推行他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他在重振山西军火工业的同时,又筹办了西北实业公司,大力拓展山西的经济实力。由于南北同蒲铁路的修通,太原的交通更加便利,工业迅速增长,太原的商品经济又一次复苏,趋于繁荣。太原的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剧增,各类商号纷纷建立,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抗战爆发。这个阶段,阎锡山的官僚资本主义在山西的工业比重中占主导地位,太原成了华北的工业重镇。
日军侵占期间,太原经济一蹶不振。日本投降后,阎锡山积极参与内战,尤其是解放前夕,太原城内外到处挖战壕,修碉堡、青壮年被抓丁入伍,太原鳞伤遍体,满目疮痍,经济陷于停顿倒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一举攻克太原,解民于倒悬,太原才获得新生,历史在这里展开新的一页。
纵观近代历史,辛亥革命到抗战前30余年,是太原经济发展的两个繁荣阶段,也是太原社会各方面变化比较显著的一个时期。
《太原竹枝词》就是描写这一阶段太原(山西)社会各个方面竹枝词,但散见于当时出版的报纸和书刊上的。本书的竹枝词最后辑自《太原上元竹枝词》十三首,《太原风景》二十则、《太原竹枝词》四十首、《太原市竹枝》十六首、《消夏竹枝词》十首、《实茅小曲》三十六首、《太原市上购书歌》五首、《太原上元竹枝词》十二首等,实际选入一百二十二首。
从字面上说,本书收入的竹枝词通俗易懂,用不着多作解释。但几十年来社会巨大的变革,使词中所述仍有现在的人们不明其所以然之处。为了免去研究者查考之苦,同时也为了扩大本书的读者面,我在编排和注释方面作了些尝试:首先,把多个作者的词作打乱原有顺序,重新分类编排;其次,充分利用本单位资料丰富的优势,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词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作必要的考证和注释;再者,凡是诗文尽可能详尽明白;最后,借词说事,必要的情况下延伸到阎锡山统治的全省。事实上,这些释文为读者提供了地方文献的历史资料,他们串缀起来就是太原乃至山西的三十年代的地方史。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原词的价值,这应该这本书的一个特点。
本书所收的太原竹枝词,均发表在二、三十年代的报纸或刊物上。从词中可以感到这批词作者的身份,有的是御用文人,有的是小职员,还有的是满腹牢骚、不满现实、甚至言语故作粗鲁的“穷文人”。这些竹枝词中,有的文学色彩较浓,有的清新流畅,有的通俗如口语。其中有的词(如《实茅小调》)严格地讲已不能称为竹枝词,但其形式是七言四句,又具史料价值,故存录之。
关于《太原竹枝词》的注释,大致分几个类型:一、对部分竹枝词中文义解释;二、根据部分竹枝词的主题,反映当时太原一些事物的制度、沿革和变迁;三、再有一部分则游离于竹枝词表达的本意之外,有意识地反映词中所提及的有关事物的制度、沿革和变迁。而对一些词意十分清楚的竹枝词,则只录不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