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读书分享其实我有点怵,总担心自己词不达意,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其中的含义。有时因为通读第一遍书籍时并不是能全部消化其中所蕴含的哲理,里面的一些章节也并没有吃透,所以分享有时也是自己对其提出的一些疑惑吧?
昨晚一位朋友在微博上面看到一则搞笑文字,截屏发给我看。当时也是笑的不行。一个“何春花”一个“何秋月”最后的“何时了”……笑过的时候脑海里第一反应是这不是那首词里面的句子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很喜欢词,因为它不仅朗朗上口、押韵,让人读起来特别的舒服,而且它的词句都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去淋漓尽致地表达诗人的真情实感。只观其意却不知其所意。

依稀还记得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说起李煜,有人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命薄做君王。他的故事足够多,他的骈齿双瞳,他的牵机药等。而这人在历史上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我认为后来人评判都站在了政治,艺术的角度,也不能说谁对谁错。而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他的代表作《虞美人》,他的词更是被艺术家加工最后成了脍炙人口的《几多愁》,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去诠释词曲中的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