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岁月~往事语文教学教学随想录
【说东道西372】苏轼:世上如侬有几人?

【说东道西372】苏轼:世上如侬有几人?

作者: 今夜有风3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10:44 被阅读0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小词,却包含了无数难言的心事,无人诉说,只得挥洒在笔下;即使是在小词之中,仍不敢言明,兼托怀子由之事。

    我们常常把这首此看作是东坡怀亲之作,是对多年未见的子由的想念,可是翻开苏轼的历史,我却读到不一样的情感!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很巧妙地掩饰了其它的诸多情感,只把怀念兄弟子由作为词作的理由,但又不甘心不留下一点别的端倪,用一个字“兼”来暗示别有杂然心事于其中,不便言明罢了!

    明月当空高照,为何口中还要发问“明月几时有”?他口中的明月应该不是眼中的明月,联系被贬和自贬的经历,杂乱如麻的国事,都让人不难理解他大醉之后要见得明月是指什么了!其实,他内心是清醒的,故又“把酒问青天”,把读者的视线又扯到天际;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我在地上苦熬数载,不知天上宫阙之中,现在是什么光景?是否如人间这般世事难料?真想化作一阵清风而去,料想高处更加清寒,还不如我自由自在地在人间快活!

    表面的苏轼在故弄醉态,大醉一夜,说得一些糊里糊涂的醉话,不着边际;其实,他一点也没醉,他是一个喝酒成癖的人,心事重重又何来醉意?想要去的“高处”是何地?想要在的“人间”又是指何而言?揣摩他的醉话,越会发现难言的玄机微妙所在!

    满口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只不过,他的泪没有轻易流给世人,流给了亡母,流给了亡妻,死牢之中的他倔强的没有半点眼泪,何况如此呢?

    他想勤王明政,但时不待他,皇帝眼里只有王安石一人和要变革图强的雄心!又怎会看到一个处处逆心的苏轼呢?

    还是空留人间来的痛快一些,逍遥一些!明知不为,又何必自寻烦恼?

    人,总是在忠心事主之时,遇不到赏识他的人。

    词的下阙确实让一个思绪万千的苏轼回到了人间,落到了地面,这才想起月圆之夜、远在千里之外的子由。于是,在抱怨别离的声中,忽得人生之真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乐观随起,豁达顿生,为远方的亲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一个“兼”字让我想到了很多,看来苏轼的心中还有很多话要说而不能说,有许多情感想表达而不便表达,只得把自己藏的很深,裹的密不透风,只留只言片语让人揣摩。

    读苏轼,也懂,也不懂。像这样的人,世上有几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东道西372】苏轼:世上如侬有几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uy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