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模仿和创造

模仿和创造

作者: 左非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3:46 被阅读0次

1

学习方法分为两种,自然主义学习法和结构主体学习法。

第一种是基于模仿的自然主义学习法。基于模仿,注重文本本身,注重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它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适用于语言、乐器、书法这类技能。

乔布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优秀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这句话是毕加索的名言。

很多技能都可以从模仿开始,比如书法、写作、煮饭等等等,看到好的模仿对象,直接模仿学习,哪怕开始有很多细节不明白,重复得多了,也就渐渐熟悉了。

第二种是为了创造的结构主义学习法。为的是创造,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认识,提倡透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求底层的关系。适合医药学、艺术,或者经济学等学科。

这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要打好基础一步一步来。比如学习数学、物理等学科,没有扎实的基础,根本无法学习高阶的内容,必须懂得简单的,才能理解复杂的。

2

更好的学习方法不是一开始就顾全大局,而是把目标拆碎,针对每个碎片反复练习,最后再把全部碎片链接成完整的图形。

记得《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提到过,检视阅读的第一步是一口气把一本书读完,就算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

记得有一种暴力学习英语的方法,其中一个要点就是暴力破解,把英文材料直接背下来,而且要求背会了一句再背下一句,这样直到背完整篇材料,中途忘记的其中一句,需要重新开始背起。

《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到的一口气读完全书的方法,原理在于,对于一本难度的书,如果想用一句话一句话读懂的方式去阅读,可能很快就会放弃。一本书通常就是一个整体,而整体是有一个主题的,快速读完全书,哪怕只懂了10%,也能对全局有个大致了解。

而采用暴力破解法和目标拆碎是一个道理,都是从细节上逐个击破。比如可以将写作这项技能拆分成多个子技能,像起标题、列大纲、搜素材、写金句等,然后用刻意练习的方式针对性提高每一个子技能,最后循环攻破,提高整体的写作能力,这也是一种目标拆解的践行。

实际上顾全大局和目标分解不是矛盾的事,两者是一体两面的,单独强调大局会忽略细节,而只关注细节,则无法将细节联系成整体。

这两方面可以交叉进行,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检视阅读阶段,是快速读完全书,不懂的地方也不用停,但不是这样粗略读完就好了,到了分析阅读的阶段,就是将一本书无限拆分,然后读懂读透,最后再整合起来,这可以说是先把一本书读厚然后再读薄的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

153/1000

相关文章

  • 模仿和创造

    1 学习方法分为两种,自然主义学习法和结构主体学习法。 第一种是基于模仿的自然主义学习法。基于模仿,注重文本本身,...

  • 《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第二章第十节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一个有待开

    一、模仿·类推·创造 1.中学生的模仿已经超越了语言习得时期,跨入了语言学得阶段。 2.主动模仿和被动模仿。主动模...

  • 创造与模仿

    创造与模仿 --读美笔记十六 创造与格律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和它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是创造与模仿。因袭格律本来就已经...

  • 模仿与创造

    材料一: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

  • 创造-模仿-学习

    今天听完新课的分享,我才发现很多的东西是他去定义出来就造出来的,而他的案例是,只是服务于它的理论,而不会让案例去占...

  • 模仿与创造

    晚上跳绳的时候,看到了旁边汽车上的一个小尖尖。 大概在汽车的车顶尾部,像是鲨鱼的鳍一样的小东西。 这个东西引起了我...

  • 创新从模仿开始

    胡适说:“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创造性的人决不能创造。” 学琴,必须先模仿琴师弹琴;学画必须先模仿画...

  • 读《谈美》第十三章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创造以模仿为开始,但绝不以此为结束。而模仿主要是技巧...

  • 创造

    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 依葫芦画瓢,是我们...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攻对方的弱点 打击对方的弱点道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家战略:创造性模仿和创业柔道。 创造性模仿是等到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模仿和创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uu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