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的开头部分。里面用案例说明了“坏习惯都曾使用受益”这一观点。案例里的小刘是一个公司总经理助理,她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拖延,安排给她的工作总是一拖再拖,哪怕提前一个星期给好安排的任务,她前5天有时间闲着也不干,总是要拖到无法再拖时,才在要提交的头一天晚上加班干完,然后第二天疲惫不堪的交给总经理。于是她成了单位上公认的加班大王。
这一习惯的养成,来源于小时候在家中读书时,她总是拖延做作业的时间,当熬更守夜的完成后,父亲看她赶得辛苦,不但不批评她还表扬她。进入职场后,她发现,因为她加班加点的赶出来,总经理同样没有责怪她。所以,拖延然后加班,变成了她免于责难的法宝之一。
无独有偶,单位也有这样一个同事。任何时候给他安排的工作,他都习惯性的拖延,不到最后期限他是决不动手的,虽然天天都提到未着手的工作,每次提起来都痛苦万分,但就是坚决不动手。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天天重复着昨天的情景。离提交时间越来越紧,他就越着急。眼看不做不行来,才一鼓劲加班加点的工作,直到弄得筋皮力竭、疲惫不堪的,把材料交上去。
就连报出差费也是如此。一年的出差费,他不是在出差回来后及时的报,而是要集中到年底的12月,财务规定截止报账时间之前的一周,才着手整理单据、发票,查找出差记录。这一整,就是连续好几天的事。
同事们经常看到他在加班,于是,他成了单位公认的大忙人。不管工作做得怎么样,总是给了人们一个勤奋、肯干、能吃苦的印象。以前总不理解他的行为,觉得他很怪,不早着手,总是要等到时间紧迫才开始做,加班累成那样,何苦呢?现在看了武志红老师写的案例及原因分析,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是因为尝到了甜头,潜意识里认可这样的方式,所以养成了习惯。
原来,一切貌似不合理的事情,其实都有他合理的原因,只是有些原因隐藏起来,没被发现而已。只要你认真分析,就会找到合理的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