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观主义者的做事方法——吴军《谷歌方法论》

乐观主义者的做事方法——吴军《谷歌方法论》

作者: 柒式風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19:52 被阅读224次

    吴军老师分享了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未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体会。他把它们总结成四种关系。以下以吴军老师第一人称转述:

    1. 正是常态,奇是非常态。

    孙子在他的《孙子兵法·势篇》中讲,“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注意,这个字在这里读ji,和数学中的奇数含义相同,是指多出来的部分。孙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战,先要把正面的兵排好,要排得不偏斜,合乎法则,这叫做正。如果这时你还有多余的兵力,你就赢了。以后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出奇制胜,那是以今天汉语的字意理解当时的语言。

    历史上真正出奇制胜的战役很少,那些写进历史教科书的会战,常常是因为一方善于调动兵力,自己还能掌握多余的机动兵力,最后获胜。拿破仑在他最辉煌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就是靠巧妙地调动兵力,当双方都处于胶着状态时,他手下还有贝尔纳多特的一支完整的军队,而俄(俄罗斯)、奥(奥地利)联军已经没有一支预备队可以投入战斗了,于是拿破仑大获全胜。那么这场战役的第一功臣是谁呢?并不是带领奇兵的贝尔纳多特,而是在正面以一军对抗俄、奥联军的苏尔特元帅。事后苏尔特希望拿破仑封他为奥斯特里茨元帅,说明他在这场战役中的功劳之大。

    讲这个故事是想说,即使完成那些彪炳青史的事业,正也是常态,奇是非常态。为人处世,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走正道,不要老想着出奇制胜,特别是在未来非常光明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总在想抄个近道,赚别人一点便宜,这样不是走得更快么?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断地兜圈子,走弯路。

    我很反对弯道超车的说法,如果你看过F1方程式比赛就知道,超车很少在弯道,而是在直道,只要车的性能好,车手的技术好,就能实现超车。华为超越朗讯、思科等公司,就是靠产品性能越做越好,价格便宜,没有别的手段。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通信设备的发展就是一个平稳的时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朗讯和思科被超越,是它们自己不思进取。只有那些没本事实现直道超车的人,才会提出弯道超车。

    再看看中国经济超越德国、日本,哪里有什么弯道的便宜可以赚取,靠的就是中国年轻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各项工业指标稳步上升,而欧洲和日本大部分人在享福,在想着少做事情多拿钱,仅此而已。如果你看看那些天天谈论弯道超车的公司,再对比一下它们的目标公司,就会发现前者不仅没有实现超越,而且常常连利润都挣不出来。

    以正合,以奇胜这个原则可以用在各个方面。几周前一些高中生问我如何学好数学,其实如果现在已经是高三了,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考好数学。考好数学的关键就是“以正合,以奇胜”六个字。

    所谓正合,就是把自己会做的题,该得的分,一分不少地得到。少得一分,就说明没有复习好,没有考好。以奇胜就是指自己平时做不出来的题,考试的时候做出来了,或者别人做不出来的题,自己经过思考做出来了。没有正合,老去想出奇制胜,最好的结果也是得了两分额外的分数,前面该得分的题错了20分。而坏的结果是两头丢分。

    如果我们认定未来是一个光明的未来,堂堂正正地打正规战,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毕业后努力工作,有了钱理性投资,是所有人立足的根本。当然,如果知道未来要遇到大灾难,比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柬埔寨或者越南,走正道就不行了,就要出奇制胜,想尽办法逃离那些连命都不保的国家。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走正道没有出路,是因为看不到走正道的前途。

    我在前面《第045封信 | 幸福的含义》中谈幸福国度时讲,无论是丹麦还是新加坡,大家都知道走符合当地价值观的正道,能保证个人的成功,因此大家容易获得幸福。未来的中国会越来越是这种情形。

    讲到走正道,也必须讲一讲出奇制胜,这样才好理解它们的区别。我们常常听说一个词——差异化,很多人一讲到差异化就把它理解为成功的秘诀和保障。其实差异化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把事情做得更好。

    今天很多人理解差异化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不同就行了,就如同我在前几天讲到了很多教授写论文一定要标新立异一样。其实,差异化有好的差异化和坏的差异化,而大部分是坏的。人类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断找更好的方法和路径,但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间点上,现存着的方法即便不是最好的,也是比较好的,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这就如同从北京到上海,道路千千万,但最近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选择京沪高铁。当然,也可以绕道武汉,或者采用其他的绕法,然后讲自己是在做差异化。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被别人看成是犯傻。当我们讲到堂堂正正时,就应该理直气壮地选择京沪高铁,不要怕别人说你走的是正路,没有差异化。很多人在做产品时搞差异化,把按钮从圆的改成方的,方的改成三角的,毫无意义,甚至更糟糕。如果我们的心中想的是把东西做得更好,把事情做得更好,做出来的自然和以前的不一样,不用强调差异化,必然有差异化。

    理解了正和奇的关系,就容易理解接下来的三个原则了。

    2. 在无限长的时间里,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变和渐变是常态,巨变是非常态。

    变化在长时间里是一定会发生的。今天的人不要指望靠一种技巧能吃一辈子,因为变化是常态,承认这一点,等到变化来的时候,才不至于慌张。一些人之所以是悲观主义者,就是惧怕变化。

    但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常常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有变化也是渐变的,这是我们做很多事情的基础。下面这张图是一段人的语音,持续时间大约是两秒。两秒对于语音是个不短的时间,大约有几万个样本点,几百帧的信号。从图中你可以看到,它是剧烈变化的。但是,如果把这张图横向放大100倍,你就会看出它是渐变而且颇为平滑。

    搞语音识别的人应该懂得,由于我们的声带有惯性,发音只能是连续的,而不是突变的。整个语音处理,都是建立在这个条件之上的。

    类似地,我们的世界也是有惯性的,它的变化也是渐变的。理解了这一点,做事的时候就会懂得积累的效应,就不会采用狗熊掰棒子的做法。很多人一件事没有做好,就老想着变,好像一变自己就有了机会。且不说变化是否能对有这样想法的人带来机会,就算有,没有积累的人是把握不了机会的。当变化真的来了,那些人还是没有机会,希望落空,从此就成了悲观主义者。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样的人,看到革命,看到变化,就以为自己有了机会,岂不知革命恰恰要了他的命。

    今天我们说智能时代到来了,这会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阶段。如果放在人类历史上看,不过是一瞬间,它带来的是突变,但是每一天的变化都是渐变,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适应这种变化。

    3. 往前走是常态,回头看是非常态。

    反思和回顾历史是需要的,但不要太多。

    中国人喜欢讲以史为镜,我在《第043封信 |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中讲了,以史为镜其实很不靠谱。中国人的一个弱点是背负了太多的历史包袱,因为历史很长。美国人没有很长的历史,也就没有了包袱。相比历史,未来更重要。中国企业又和国家恰恰相反,历史都很短,没有包袱,因此可以做到不断发展。欧美的企业正好反过来,百年老店太多,历史的包袱很多。

    网上一些人爱炒作自己祖上点过翰林,当过贝勒,出过什么学者名流,这其实半点意义都没有。活到今天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10代贫农的后代,祖上都是王侯将相。两人坐在一起聊天,不管祖上是干什么的,说明他们已经平等了,接下来,就看两人未来的路怎么走了。

    4. 实力派获胜是常态,机会主义者获胜是非常态。

    任何体育比赛,通常是实力更强的一方获胜,爆冷门是很少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与其想如何爆冷门,不如想想自己怎样成为实力派。一些学生问我是否该退学,我说从你们现在的水平来讲,还远不到退学的时候。虽然盖茨和扎克伯格退学成功了,那是他们已经知道了怎么挣钱,而不是退了学才去想挣钱的方法,更何况他们二人在同学中算是实力派的人物,而不是机会主义者。自己不具有一定的实力,几乎是尝试一次失败一次。这就如同一个业余选手和费德勒比赛网球,最多靠对方发球失误捡一两分,但赢不了任何一局比赛。

    了解了我们的社会,了解了我们的未来,相信未来有的是机会,最好的做法就是静下心来,成为一个实力派,这样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

    感受到了吴军老师站在一个局外客观的状态描述四种关系,更够更加清晰的什么是真正要做的事,什么时候需要用其他的策略。非常认可这周主题的核心:首先做一个对未来的乐观派,其次,规规矩矩地成为实力派,不要走无谓的弯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共勉~

    (出自【得到】吴军老师《谷歌方法论》    如有需求请自行购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观主义者的做事方法——吴军《谷歌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vu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