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秋水老师说:世间我们最应守护的,应当是自我。
而自我最真实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
最近GZ的天气不好,基本上天空都是看心情给颜色。偶尔中午还艳阳高照,突然间傍晚下班的时候就噼里啪啦落雨很痛快。我拿着一把小伞,眼睁睁看着鞋子被浸湿还要奋力趟过一淌淌雨水,在等车的时候终于没能够抵抗大雨滂沱,被淋了一身。看着城市路灯亮起,来来往往的车辆灯光和大雨一起构成了一部交响曲。此刻的我突然很感激,在这所城市,有那么一个地方,能够让你有所归属,而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感。
**
我想,安全感的首要方式,便是狠狠地爱自己。**
在下雨天撑着很大的伞,伞的面积基本足够撑两个同样的我,雨水在伞沿下滴,而心情却是出奇的愉快;每个冬天,盖厚厚的棉被,在被子里体验自己的温度,暖了全身也暖了一天的好心情;甚至只是在包里备着两个早餐派,不管是没时间吃早餐的某一天,或是在外突然饿了的某个饭点,足以让我躲开那种饥饿感。
这是我生活字典里“狠狠爱自己”的部分方式。我感觉到,不管生活再怎么编排,在某个瞬间,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肉体和心情,那便是最主要的爱自己。不至于让自己被突如其来的雨淋湿了妆容,也不让自己被寒冷入侵,甚至都是一个小细节照顾好每一个会让自己低落的瞬间,这所有的所有,都要好好照顾好好爱。
然后,我想安全感,才是适应能力的自给自足。
因为更换一个环境生活,有了新鲜事物的尝试,但同时也有了不确定感的不安。内心的焦虑打乱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而重建需要花一些时间。

因为工作需要急需调整另一种工作方式,打破了原来的安逸和平衡,心里有诧异也有反思,但要迎接的是另一种未来的挑战。
因为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前进,需要改变原有生活模式,需要不断跳出舒适区,去到学习区和挑战区,在一层层的突破中有迷茫和困惑。
我们生活当中有千万种需要适应的案例,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甚至是生活圈子的改变都在挑战我们的耐力,而往往只有尽快地适应新的一种境象,才足以给自己更好的安全感。在新的环境中,去看待一切存在的两面性和美好;在新的工作模式的尝试中去体验自己不一样的进步和思维模式;同样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去感受自己的一点一滴的突破。
而人,恰恰是因为有所收获,有说成就,促进和感受、甚至是肯定自己的能力,他/她才有相应的安全感。
最后,我们的安全感是拥有对抗平凡生活的能力。
在超市中,看到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一起拿着待购List走过每一个橱架,往购物车里放置物品,然后一个人帮忙打钩。推着行李车边商量所需物品,分析是否真正需要,边认真地聊天。最后结完账后看到他们在整理处,往行李拖车里商量如何安放购买的生活用品。
爷爷奶奶头发白了,但对生活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儿足以从他们脸上看出来。他们一共带来一个购物袋,一个购物推车。老爷爷和老奶奶边放东西边分析哪些重的该放哪里,然后又开始调换位置,忙忙活活,最后在一阵满足感中慢慢地离开了超市。
我目睹了整个过程,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吧。它很平常、平凡,甚至重复,但是若我们拥有对抗平凡生活的能力,一丝不苟地过好眼前的生活,把每一寸都当做是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事情在完成,这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和安全感。
工作后,一个人煮饭的日子便很平常。每一天的频率基本都是一样的,上班、下班,吃饭、学习、另一天的开始。在切菜的时候我便在想,其实想想生活真的很无趣,但没办法,这就是生活啊。如何把平常的生活过得有趣,是本事;怎样对抗平凡的生活,是安全感。
我学会在切各种形状的菜的时候Enjoy那一种变化的奇妙感,我开始大声放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炒菜,我开始用漂亮的盘子盛菜,在吃饭的时候找乐子,或许只是听听音频看看电视。
在某个休息日,给自己安排不一样的任务,学习、尝试新鲜事物,出去交新朋友,听一个讲座,或者只是静静坐在咖啡馆里观察人来人往,我觉得生活开始变得很美妙。
所以,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是自己要好好呵护自我,然后能够快速适应生活的变化,再者拥有对抗平凡生活的能力。每一个美好的你我都值得拥有更多,所以,从寻找自我的安全感开始吧,美好的祝愿给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