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街是西安城含光门里朝东的一条巷子,位于西安城西南角靠近南城墙处,东起太阳庙门西口和四府街南口,西至甜水井,南边一摆子住户院子如有后门可通顺城巷,当时我们叫“马道子”。
西安老街……报恩寺街 西安老街……报恩寺街
含光门曾是唐皇城西南边一个门,含光门里曾经是“鸿胪寺”和“鸿胪客馆”所在地。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主外宾之事,主要负责外事接待、民族事务活动及凶丧之仪,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而“鸿胪寺”的寺不是报恩寺这样的宗教寺院,是官署名,唐代九寺之一。还有光禄寺、太仆寺、大理寺等。“鸿胪寺”下属的有司仪署、典客署、礼宾院等,还有“鸿胪客馆”,用以接待各少数民族使者与国外来宾的馆舍,相当于今之国宾馆,位置在
“鸿胪寺”之西。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五月,太和公主出嫁回鹘,一次安置回鹘迎亲使团573人。唐德宗时,一次外国使者入唐而不能返回,4000多人就住在鸿胪寺旁,膳食、供养均由鸿胪寺负责,可见“鸿胪客馆”规模空前之大。唐朝政府为此每年拨粮一万三千斛专充招待费用。
大唐盛世,报恩寺街至朱雀门一带成为丝绸之路对外交流、经贸活动最为繁华旺盛的中心地带。“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帝国都城的长安成为人口上百万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当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主要有朝鲜、日本;东南亚的天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泥婆罗(尼泊尔)、狮子国(斯里兰卡)等;中亚、西亚、欧非诸国如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佛林(东罗马)等。因之大批外宾客商汇聚长安。
“文革”中的1966年报恩寺街改名为东升街西段,1972年又改名为东升街,1981年才恢复原名。
报恩寺街因寺而得名,但这个得名比较复杂。一些人认为报恩寺街有名无寺,一些当地老住户回忆:相传报恩寺是为了表彰唐初大将秦琼在临潼山救驾有功,被特准修建报恩寺的。还有不少人写文章这样说:“唐中宗时辟鸿胪寺一角在皇城第七横街修懿德寺,元代为蒙古贵族的花园,为报母恩在此修建大兴国报恩寺。明初简为报恩寺,街遂以寺为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