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有从军经历,所以从我记事起 ,便觉得他雷厉风行、果敢正直、坚强如铁。他的口头禅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父亲爱干净、爱整洁,家里的被子都要折成豆腐块,然后盖上硬木片,再扇上有漂亮图案装饰的盖布,他们的床铺永远都是干净整洁的,如果发现床铺乱了,父亲就会用他雷鸣般的声音把我和哥叫过来 ,狠狠骂一顿,然后给我们立下规矩。
沙发不能坐,只能坐硬板凳,白天不能上床,家里不允许吃瓜子,吃酥饼之类的食物要接着痰盂吃。
那个时候的家长对孩子都很严厉,父亲对哥哥尤其严厉,哥哥从小调皮,挨父亲的打骂是家常便饭,所以在父亲面前我和哥哥都极尽乖巧的能事,哥哥怕挨打,我怕挨骂。
父亲对我和哥的行为不满意或者生气的时候,他如洪钟般的声音响起,吓得我和哥瑟瑟发抖。父亲是家里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绝对的说一不二,对谁都没有回旋的余地。除非母亲好言相劝,加上软磨硬泡或许有所回旋。母亲是最了解父亲的,她知道什么时候能说服父亲,什么时候试都不用试。

如果说父亲是一块钢,那母亲就是水。有母亲在,父亲这块百炼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化为绕指柔。母亲惯着父亲,但也只有她能管着他。父亲宠着母亲,但有时候也会吼她。每当父亲发脾气,母亲总是云淡风起地看着他,然后忙自己的事,因为她知道父亲的脾气发过以后, 就会变的更加体贴、更加勤劳、更加温柔。
母亲总说父亲可怜,小学4年级辍学,13岁离开家庭在外谋生。奶奶给父亲生了7个弟弟妹妹,作为老大,自然是要负责养家的。13虚岁离开父母身边,跟着大叔大爷们去赶马车送货,父亲从小力气大,且肯卖力,所以小小的他就挣着一个成年人的工钱。直到父亲赶着马车第三次连人带马掉下悬崖还神奇地活着,爷爷就不让父亲赶马车了,而是送他去当兵。父亲的人生就是从当兵以后开始改变的,在部队里他学习读书、写字、讲话,父亲成功从体力劳动者转变成为脑力劳动者。从部队转业以后进入国企,退休的时候还有了一官半职,父亲觉得自己的一生很圆满。
母亲总说,父亲的生命中能够感受到亲情的时间不多,有限的13年家庭生活,爷爷辛苦养家,奶奶还要照顾弟妹,爸爸就是一个懂事的长兄,从来不敢在父母面前造次。也许这就是母亲一辈子都惯着父亲的原因吧。

父亲在我和哥哥心里,就是一座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没有几个人能登上去。
我和哥长大各自成家了,我却发现父亲变了。
我出嫁的那些日子,父亲出去应酬,回家总是喝多。有一次喝多了,正好我和爱人也在,他拉着我爱人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姑娘交给你了,她被我惯得没样子,你多多担待,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你告诉我,我帮你管她,千万不能动手”。说着说着,父亲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哭得撕心裂肺,然后静静地睡去。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的眼泪,我一直觉得父亲是钢铁般的存在,钢铁怎么会有眼泪呢?但钢铁的眼泪更令人刻骨铭心。
我女儿4岁的时候,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我在医院忙碌联系大夫的时候,父亲也跟着来想看看孩子。父亲看了一眼就从病房出去,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我忙的没顾上招呼他。等我忙完,走到他面前时,他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看着我,然后用手挡住脸,一抽一抽地哭起来。
那一刻,我比他更无助,不是因为孩子生病,而是因为像山一样的父亲落泪。孩子生病我都不曾落过一滴泪,看到父亲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倾泻而出。父亲,这座山大概也老了,他已经承载不动太多人生起伏。

去年,母亲生病住院,病情危急进行急救,父亲站在楼梯口瑟瑟发抖,哽咽不成声调,在病房外站了不知多久才黯然离去,他尝试几次去看看母亲,却没有勇气。直到母亲离开,他都没有勇气去看一眼,他不敢直面,宁愿不断骗自己,她一定能健健康康回家,所以,他一遍一遍说服自己不去胡思乱想。然而,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
冰冷的事实摆在眼前,我和哥发现父亲突然变了,变得话多,变得思绪混乱,变得情绪化。他总是试图说服我们,他没问题,他很强大,让我和哥不要担心他,他还试图安慰我们。可是他说得越多,眼泪就越多,他装的越像,心就越空洞。父亲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了太多回忆,太多悲伤,太多无奈。
父亲老了,他做不了大山,也做不了钢铁了。我希望他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家就好,接下来的日子该我们做大山,做钢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