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能人,名人!曾拜师求学、学艺,终自功就名成。从古至今,教书的称“先生,老师;”教技术的叫“师傅,”(父)(有称衣食父母)称呼不一,性质等同。但他(她)们的存在,和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国富民强……都与之息息相关。是他(她)们的苦口婆心、孜孜不倦的教育引导,甚至无私奉献!培养出多少专家学者,能工巨将。老师、师傅又从何来?也是从学生、学徒,通过学习之后,成了又一批人的老师,一代接代,代代相传。
当学生、学徒时,有勤学苦练,刻苦专研的,也有懒惰呆笨不学无术的。学习时,多数人会真心尊敬老师、师傅,视师如父终身不忘,感恩厚报;也有反目成仇,打“翻天印”的败类!这种人,本来就不是人,不值得细说!再下要讲的,我所收到的一位好徒弟!值得老师、师傅夸奖,学生、学徒跟样,更值得大神们品评赞赏。
我是搞建筑的师傅,曾经是拜师学艺,勤奋好学苦练,由学徒工转变成了后来的师傅。在九二年的九月份,由同行朋友的引荐,家住四川安岳人,姜宏,当年在成都市某建校学工民建专业,刚毕业后,托亲戚介绍给我当学徒。刚满二十二岁,当初只能实习。说实话:我先后共交了二十五个徒弟,多数都沾亲带戚。那时自己又在包工程,事多,也累!当时脱不了某人情,鉴于我朋友是他的亲戚,相对三人之间,对他说了一句话,“跟师傅好好学,听话!”没举行跪拜叩头,投师办酒。一切从简,试着收下了这个关门第子。
人常说,“严师出高徒。”我也的确摆出师傅的架子,向他约法三章!一、早起晚睡,勤於精业;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三、不耻下问,切忌不懂装懂!就这样,师傅的严教,徒弟的坚持,师徒的磨合,逐渐适用。现场施工、成本控制、资料绘制、采运材料、预(决)算编制、款项收支……等综合管理,面面俱到。
通过三年严教苦练,嘿!不错!能挑起整个项目运行之重担,学技术管理的同时,为人处事,商务洽谈,应酬,甚至机修、电焊,样样精通。但是:为师来讲,或要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希望每个徒弟好好学,再后要有超过师傅,比拼同行!最有效的方法,放手!让他们出山门,换地去独闯,去体现自身价值,自力自强,才是师傅对徒弟最好的馈赠。没有不散的宴席,就这样相拥挥泪送行!临别时,徒弟给师傅我行了个大礼!泣声说道,师傅!保重!我不会让你失望!我不会忘记您!走了。
每个人的命运不是都能自己把握,我在O八年中,一次帮搞开发的同行,办了件与房建项目规划相关的事,办成事后,他当时面子上出于照顾,把该项目总承建给我,条件是另借我一笔钱,他短期周转,我当时答应借了。过后才知道,他的隐形债务已超过他的偿还能力,工程:动又动不起,钱!还又还不了。不久他在出外自驾车中肇事,当场死了。之后,我也因资金问题做不了事,心里烦!逐渐衰落,真是“走错一盘,回到从前!”穷了。
这消息传到我这关门徒弟那里,他马上电话上讲,师傅!别急!漫漫来,总会过去。并要我账号,马上帮我转汇拾万元。之后又讲,师傅!不管遇到多困难,徒弟尽力帮你度过,没有你那时的指教,也没我成就的今天!我一定要“徒报师恩”!尽力而为。祝您健康快乐!天啦!我怎么交到这么好的徒弟?
作者:望天下太平:QQ270885904.随笔原创.2019.01.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