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的东大桥路,华灯初上。
我路过世贸天阶时,一首古乐在路边贩卖音乐光盘的小三轮车上传来。临近春节,人们的步伐比往常更紧了,我低着头,向永安里地铁方向赶路。忽然一句:happy new year,从耳边中文风里穿行而过,我条件反射地回了一句:happy new year,继续赶路。我轻描淡写地回头看了一眼擦肩而过的人詹佛,此时的詹佛随即走了过来。
詹佛,1米80的个头,儒雅中自有一种植物般安静的气场,说话时,每一句前总加一个“嗯”字,而且带着长长的尾音,似在思考,也或许是试图把每一句话都能够尽量表达完整。他说他刚在国贸参加一个活动,抽奖得了一个小玩具兔,碰上你,就送给你吧。我们站在一棵树下,继续攀谈着。詹佛来自美国,在中国一所学校当外教。詹佛说交换电话号码时,我拿出一只碳素笔,让他在玩具上写下了他的电话,为了警惕一些,我并没有留下我的联系方式,我说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进地铁时,我把这个小兔子浑身上下捏了一遍,看看里面是否藏着炸弹,确认无误,我就拿着它回了家。放在窗台上,我继续端详着这只兔子,想着上面会不会有意弄了病菌。
后来,有朋友带着她家的孩子过来玩,看见窗台上的小兔子,喜欢得爱不释手,我说那就拿走吧。朋友那段时间,怕孩子走失,一直在锻炼和鼓励小孩,先是背爸爸的手机号,朋友的手机号,甚至爷爷奶奶的全部背下来。然后,不知道她家孩子啥时候把玩具兔上的号码也当作功课背了下来。有一次,朋友在厨房做饭时,她家孩子拿着她的手机,竟给小兔子打起了电话。朋友从厨房出来,夺过孩子的手机,你这是在给谁打电话,不能乱玩妈妈手机。孩子高兴地说,给小兔子。朋友向电话那头解释着,一来二去弄明白了,竟把我的手机号码给了詹佛。
再见到詹佛是三个月以后,那天,我去知春路办事,在一个美发馆剪头发时,我突然想到詹佛的学校就在附近。我给他发了一个信息,问他在干吗?有没有时间见个面。那个身兼多职的詹佛很快回了信息,说他在教室自习,非常有时间。詹佛一边在学校当外教,还给一个小学生当家庭教师,而且还在外教部签了三年的翻译合同。
见面时,我愣了半天才认出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我们在马路上走着,我突然发现,原来是詹佛的头发颜色变了,金发变成了黑发。我说你头发怎么变成黑色的了,他嗯了半天,无奈的表示,不管我怎么染头发,我都成为不了一个中国人。我心想,原来外国人也自卑啊。就像外地人在北京,怎么变都成不了本地人一样。
詹佛说起了他的家庭,他说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在德国,母亲在美国。他说他很少和他的母亲联系,来中国后,一年也就打一次电话,而且话也不多。接着,他聊起了他的身世。
他说他母亲18岁的时候爱上了自己的高中老师,然后怀了他和他的弟弟,生下他们后,几乎没有管过他们,因为他们的母亲还要继续上学,一直上到研究生毕业。所以,他和弟弟都非常独立,和母亲的感情也很淡。
他说他的家在海明威那个州,四面环湖,非常漂亮,他和弟弟就是在湖边长大的,几次落水,险此丧命,只所以没有被淹死,全靠老天护佑。这句话好中国。
他只所以来中国,是因为他和相恋多年的女友要结婚时,女友说不爱他。他只身漂洋过海来了中国。
再见面时,詹佛送给我一幅镶着边框的画,画上是一朵梅。他说这只是他的学生送给他的,他拿来送给我。
我和詹佛慢慢熟悉起来,才知道他不但中文学得好,而且还是个古文发烧友。业余时间不断参加各种朗诵比赛,还接受过记者采访。
有一天,詹佛说,他看新闻时,说在10月有一部新电影要上映,到时候一起去看,我说好的啊。接着,由于工作事务繁多,还要完成进修学业。詹佛几次说见面,我都没有时间。但他说的那部电影在10月、11月,甚至更长时间,一直也没有上映。我心想这个外国佬是不是搞错了信息。
詹佛说要教我英文,每天发一些简单的对话。开始,我还比较热情地学着,慢慢就学不下去了。再后来,詹佛说我们可以交往吗?我一直没有回他的信息。过了一天,他又发来一条短信,没关系的,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去看那场电影。我说好的。
后来的后来,我在一个“忙”字中慢慢丢失了一心想成为中国人的詹佛。
多年后,我忘了很多人很多事,但那部若有似无、一场未上映的电影一直潜藏在时光的某个角落,成为青春里美好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