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中有这样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三国时期,魏、蜀、吴都以建立统一的王朝为最终目标。三国间的战争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段“分”的时期,可这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的历史,也是一段段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
孙中山先生在看出资产阶级救国之路行不通后,也发出了感慨:“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历史的发展是变化无常的,分分合合虽有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历史潮流的发展规律声势浩大,顺应规律的人就能成功,逆反历史规律的人,终将被历史潮流淹没。
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同主席讨论了历史周期率的话题,从那时起,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就成为致力于破解的重大课题。
历史上王朝的兴盛衰亡,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仍然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可以从中悟出许多道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统一的思想。古代中国在一次次大的分裂后,又能够重新走向统一,传统的统一思想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战国时期,秦孝公就“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所以,当统一条件具备时,秦国就横扫六合,鲸吞六国,将很久以来的统一思想变成了现实。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在这片土地上,虽多次改朝换代,但统一的观念始终根植在中国人的心中,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聚合力量将这片土地的人连在一起。
白寿彝写过这样一段话:“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这是极为难得的。文明恰似江河,如果渊源深远,那么只有在前进的流程中得到足够的川流的汇注,才有可能越来越宽阔、丰富,形成不竭的长流。中国文明所以没有中断,与国家统一的发展和巩固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未来。”历史依据什么告诉未来?就是根据历史的宝贵经验教育人,就是根据历史的规律启迪人。
历史通过现实,链接着未来。唯有借鉴历史,才能有所依凭地展望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