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白影离白推荐佳作——《打月饼》
中秋佳节即至,月饼早早上市。无奈今时不似往日,生活条件好了,再无物质匮乏年代,那种等吃月饼的渇望,更为重要的是童年时的月饼和中秋节是带有妈妈的味道——小时候跟母亲打的月饼才叫月饼,有母亲张罗的中秋节才叫中秋节!
文字慢慢展开记忆,乡下秋收农忙季节,父母忙于农活,有些年份,母亲忙不过来,或者忘了节日,不曾打月饼。小小孩童心里或者有一两分失落,却很能理解母亲的辛苦、无奈和中秋节不能给我们三兄妹准备月饼的愧疚感,读文至此,让人不禁心疼——真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会心疼父母。
时光渐去,转眼到初中少年。母亲倒是无论多忙总得抽出时间来打月饼,只为放假归家的孩儿能吃上自己家的月饼。可怜天下父母心,果然都一样。
打月饼一段写的非常详尽,使人读着几乎都已学会,就差一点面粉红糖,要不都忍不住想试上一试,打一回月饼。急性的母亲烙出的黑包公,每次打月饼能从一大早打到天黑,打到月上柳梢。看来,确实非易事,再也不敢像上面所言,试上一试了。
可从下文看出作者聪敏,十四五岁光景就能一夫当关,独自操刀打烙出月饼来,想来平时和母亲一起没少偷师,更有点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味!也罢,既有本事,就任这可爱的孩子得瑟炫一会吧!时至今日,孩子如当年自己年岁,却早已没了从前打月饼的乐事了。
推荐理由:文以真情实感为佳!此篇平凡生活点滴回忆,既无华丽辞藻,又无高超技巧。但胜在一片真情记忆娓娓述来。定为好文!
建议:不足之处是,把打月饼的制作过程写得冗长,不若简炼些,把更多的文字转移描写(突出)母亲。
还有一点——关于孩子言论:【强烈批评我不要拿过去的我们和现在的她们做对比,因为时代早都不一样了!】深以为然,批评是对的!又回想过去,奶奶指着我们恨恨地骂:“这些娃们没用的!”哈哈哈……时光远去,她早已追随马克思,而我们这些在她老人家嘴里,没用的娃娃,早已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由我们在努力拼搏和建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