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哨所风波 (上).
(心情随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7254/7e9f08fab4b52bdd.png)
故事发生在1973年的冬天。黑龙江的江边,中苏边境的一个小哨所。
寒风呼啸,宽阔的江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一头老马拉着一架冰爬犁,爬犁上是一个戴皮帽子,身着棉大衣的黑影。那个黑影蜷缩成一团,一动不动。
看样子,爬犁上的人睡着了。是的,那是一个喝醉了酒的中年男子,此刻,他正睡得香沉。
那匹孤独的老马低着头,在白茫茫一片的江面上慢慢地走着,似乎它知道主人回家的路。老马识途,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一个常识。所以,没有谁会对他的酣睡产生什么疑问。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老马或许是累得迷糊了,它还真就忘记了归途。非但没平安地回到家,反而把主人送去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并由此上演了一出有点波折,令人哭笑不得的严肃闹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7254/20b6ff9ca0c6dbc2.png)
这是电视剧《知青》中的一个片段。对这段尘封的历史往事,我曾反复观看,反复揣摩剧中人物的心理,并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
总结来说,给我的感触是:有时候,一个人的感性直观认知要比理性的主观思考更加准确,也更具说服力。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七十年代初的黑龙江江边是一个敏感地带。那时,我们与对面的关系紧张,双方对对方人员的往来都怀有高度戒备的心理,并因此采取了严格的防护措施。
这其中,派驻兵团战士协助正规部队沿江巡逻,就成了我们维护边境地区安宁的重要举措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7254/bcad30a662bd6cd4.png)
在一个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的冬天,兵团七连所属的男知青一班共八人被派往江边执行巡逻任务。一班班长赵天亮来自北京,他是一个原则性强,热心肠,敢说敢为的正义青年。他的手下也都是一些和他年龄相仿,来自全国各地支援边疆建设的年轻学生。
在一次日常例行的巡逻中,他们抓获了一个从江对面过来的中年男子。这一突发事件的出现,在小小的边防哨所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班长赵天亮一边安排战士加强戒备,一边对陌生男子进行突击审讯。经过细致的现场探查和男子的申辩解释,他们基本搞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男子是几十里外红星公社的放映员。在他去给别的村屯放电影时由于贪杯喝醉了酒,就躺在雪爬犁上睡着了,没想到老马竟然把他拉到了江的对岸!
在当时,那可是一个能让我们的神经高度紧张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7254/f424232a6a9a4ed1.png)
他又是给对方解释又是给对方放了一部《列宁在十月》的电影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这才让对方把自己送了回来。可他没想到,他刚一过江就又被自家人当做破坏分子抓到了边防哨所。
对于男子的解释说辞,每个人都将信将疑。直到来哨所看望大家的赵天亮的女友周萍出来作证:这个男子她见过,就是她所在山东屯插队的村支书的表弟,才让大家伙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点。
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为进一步取证,小小的哨所里再一次上映了《列宁在十月》这部电影。影片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放映员也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第二天一早能顺利回家。
的确,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最为圆满的,于双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此时,身为班长的赵天亮却一反常态,坚持要把放映员送往正规的边防站做进一步的甄别和处理。
由此,赵天亮和大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险些影响到了他和女友,以及战友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7254/8ebf3cb653ba49c6.png)
写于: 2023、7、29. (午夜时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