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困惑与对策

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困惑与对策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1-09-20 10:58 被阅读0次

2021年9月20日 周一 阴

1.追求完美与追求幸福

追求完美会走向反面,追求幸福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幸福是一种感觉,是在情绪体验愉快的同时在认知评价上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获得幸福需要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行充分的发挥,用毕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做自己想做的事,少做被迫做的事。”重视学习过程本身,将行动与自我觉察融合在一起,获得积极的“沉浸体验”。

2.纠错教育与长善救失

学习是一个试错过程,纠正错误、强化训练确实能够获得学习成效,但如何纠错却是非常有讲究的。

心理学原理: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激发内动力,而不是聚焦于学生的消极面。

教师纠错也要找到改变学生的“支点”。

因此要“全面评价孩子,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然后再指出问题。”

3.网络沉迷与沉浸体验

沉浸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人们在受其内在动机驱使而从事具有挑战性却可控的任务时所经历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沉浸体验是一种最令人满意的体验,一种几乎是自动的、无需花力气的却高度集中的感觉体验。”

八个要素:明确的目标;集中注意力;自我意识消失,从而使行动和意识融为一体;时间感被歪曲;直接和及时的反馈;能力水平和挑战之间平衡;感到个体能够控制情景或活动;活动可以获得内部报偿,从而行动不费力气。沉浸体验的获得无论是对于学生和老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标志和需求。

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学习过程中刺激的新异性、保持挑战的适宜难度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关键;教师解决网络沉迷先要解决学生情绪问题,再解决习惯问题和学习障碍;克服自身的消极情绪,相信学生自己的向善性。

4.学生早恋与性别认同

早期的孩子与父母关系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异性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他们的婚姻也有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将人的出生到青春期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3-5岁处在性器期,男孩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即男孩对母亲产生性兴趣,把父亲看成竞争对手,表现出把父亲杀死的渴望,但父亲是强大万能的,男孩会产生报复的恐惧感,于是压抑了对母亲的渴望而产生对父亲的认同。同样,女孩会产生恋父情结,女孩为了解决阴茎嫉妒转而认同母亲。认同是儿童试图整合父母的态度、价值观,使自己变得与父母相似。

5-12岁是潜伏期,这一时期男女性的发展出现停滞现象。

12-20岁是青春期,女孩比男孩提前两年进入。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阶段男女打破了原有的平静状态,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强烈的恋母恋父情结再次出现。主要表现为男孩选择与与其母相似的女性作为恋爱对象,女孩选择与其父相似的男性作为爱慕对象,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的男女为解决恋母恋父情结而付出太多的心理代价,他会因此恐惧女性或男性从而成为同性恋者。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将青春期的发育分为4个阶段,在“疏远期(性反感期)”青少年发现人类性奥秘产生不安,经过一到两年后进入异性认同期,17-19岁是接近异性的狂热期,而后是成熟期。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与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分别是: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组织系统。三者是真实而复杂的互动关系。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早恋:

自我决定理论是积极心理学中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当三种需要都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在恋爱过程中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镜像自我”理论认为,“我”是与“他人”面对面的产物,他人好像是一面镜子。我的自我意识是来源于他人怎样看我。恋爱中的男女能够相互欣赏,能够强化自我概念中积极品质。

学生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和性别认同是人生中的一项阶段性发展任务。

5.抑郁情绪与解释风格

心理学中将对事件原因的解释称为解释风格。解释风格分为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

塞利格曼教授根据归因理论提出的解释风格可以帮我们理解和克服抑郁。乐观与悲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决定的,而不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悲观型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学习ABCDE理论,客观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摆脱无能感。A是事实,B是想法,C是后果,D是反驳自己的错误观念,E是正确的行为。训练自己每天记录这个理论。

其次是成长经历影响孩子解释风格,父母影响最大。

当然教师要抓住一切教育机会,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认识到乐观解释对自己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

  • 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困惑与对策

    2021年9月20日 周一 阴 1.追求完美与追求幸福 追求完美会走向反面,追求幸福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幸福...

  • 研究概况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1 课题的来源。课题即问题,是老师们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教育难题,发现问题,探...

  • 各种迷茫,各种困惑

    大学毕业刚刚出来,还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找工作四处碰壁,意识到人脉关系很重要,对于一个能力平平的,...

  • 4号

    对策与期待 今天,我阅读了《新教育年度主报告》的第三章的第四小节,我们的对策与期待。 第一,完善管理制度。希望各个...

  • 你了解你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初二学生心理典型缺陷及教育对策 一,家长的困惑 孩子上初二了“叛逆心太强了,不好交流啊,说浅了没用,说深了...

  • 314-321

    中小学心育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 一、对心育活动课性质、功能的困惑 有的教师在新语课程的路上走了许久,感觉一开始目...

  • 陈俊学校“一日开放暨万人评议教育”活动成功举行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对策与方法,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11月18日,以...

  • 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事不少,与大家分享。 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帮助,...

  • 478论文提纲

    自媒体时代教育信息传播问题与对策 李丹 一、引言 教育信息的传播成了赤手可热的话题,自媒体时代对教育信息的传播带来...

  • 新教材道法教学困惑与对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困惑与对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sm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