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效用,不仅在身体,更在于心灵。
公元1079年,一场“乌台诗案”,让苏轼的人生跌入了谷底。
他一路被贬,先是黄州,后至惠州儋州。
际遇的潦倒,难免让他偶尔陷入低落的情绪之中。
但是这位千古一遇的大文豪并没有就此消沉,他选择了让美食慰藉自己,让运动疏散心情。
在写给朋友程正辅的信中,苏轼提到:
“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每天早上,他都必然快走十里路,走到全身发热,血脉流通,四肢舒畅。
汗水的蒸发,帮他清理淤积的忧愁和困扰。
负面情绪得以悄然释放,内心就能得到滋养。
博主张不同也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30岁那年,他被老板提升为部门经理。
升职加薪,是好事。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重重的压力和负担。
无穷无尽的工作细节,充斥在他的脑海里。
好几次,在开车上下班的路上,都差点因为精神恍惚发生交通事故。
终于,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有所改变。
公司离家的距离,其实也并不算远,于是他决定往后每日早起30分钟,走路去上班。
一开始,他以为这样的过程会很难熬。
但是没想到,行走的过程中,他放下了手机,忘却了那些繁杂的压力。
专注于双腿的迈动,他的心绪得以放空,心情也变得明朗。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不仅精神状态放松了很多,工作起来更是有条不紊、难题一件又一件地被克服。
歌德说:
“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行走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清空自己的旅途。
所有烦恼和焦虑,都会在身体的大步向前中被一一瓦解。
如果你此刻累了,倦了,厌了,不妨出门走上一走。
在脚步的丈量之中感受世界,让心灵漫行于天地之间。
当你学会用行走的方式平衡生活,你的头脑会变得清明,内心也会变得更加丰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