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我们怎么看?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我们怎么看?

作者: 明语明言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22:44 被阅读0次

    《桃花源记》中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去对待他,他就是文章中的“渔人”。

    这个人物是陶渊明在文章中虚构出来的,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如果离开了这个人物,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光彩。

    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由此句话可以看出,他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捕鱼的人,连他的姓氏作者都没有提到,家住何处,家庭条件如何,有几口人,长的怎么样?作者都没有只言片语的介绍。

    有此可以看出,陶渊明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个人物的描写,只是让他起了一个经历者和见证者的作用。因此,这个人物是渺小的,是普通的,是不被作者看重的。换句话说,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或者说可能做到的事情,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可能是当时社会的每一个人。

    以这点为基础,我们再去看“渔人”在文中的表现,我们就不难来理解陶渊明写作这篇文章的意图了。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那个时代是民生凋敝,战乱频仍的一个时期。他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失去了彭泽县令,归隐山林,他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冷暖,在山水田园间寻求内心的自我,也就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塑造的这个“渔人”,应该也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贫苦的人,他外出打鱼而“忘路之远近”,如果说很快就能满载而归的话,他也不会离家走的太远。也就是说,要么是没有打到鱼,要么就是捕不到的鱼不够交赋税或满足一家人的生活,而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劳作。因太专注于捕鱼而忘了自己走了多远,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处。当他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从没到过的地方,应该是非常紧迫和恐慌的,长时间的劳动,他也一定是饥饿和困顿的。由一个“忽逢桃花林”中的“忽”,便可以看出在他看到这片桃林时的惊喜和意外。

    既然有惊喜和意外,那么他就有了一种“欲穷其林”的冲动。不止是他,我想任何一个人当在饥饿和困苦中,忽然遇见如此美丽的景色时,都会有一种一探究竟的冲动和想法。从这一点来看,这个人确确实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他顺着山上的洞口发现桃花源时,欣喜之情,作者虽没有直接描写,但通过他所见所闻就可以感受得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和谐美满的极乐世界生活。

    这里面的人有非常的热情,好客。纷纷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如此盛情的款待,足以说明桃花源中的人生活是殷实的,富足的,幸福的。在榆林走的时候,他们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能说明这些人是聪明的。

    可是这个人一回到家里,就马不停蹄的“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迫不及待的去做这件事情呢?

    我们下回接着探讨

    下面引用一位老师的见解

    在教学《桃花源记》这一课中,分析其中的渔人形象,我稍加点拨,同学们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渔人就是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违背诺言、出尔反尔、利欲熏心的卑鄙小人。

    当然我赞同同学们的意见,其实这些论断参考书上也有明显的议论,很多资料都有着相似的判断,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

    桃花源人主动的毫无保留的向渔人介绍了隐居桃园的五六百年的生活经历,热心诚恳的设宴款待他,送别之际,还特意安排他不足向外人道也,希望他能够保守桃花源的秘密,当时他满口答应,但是离开桃源后,马上将承诺抛之脑后,而是处心积虑地在回去的路上处处做了记号,“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的目的很明显,他准备带外人卷土重来,那必将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生活,这个细节充分暴露于渔人的本来面目。

    离开桃花源,利欲熏心的渔人竟然迫不及待的将这个经历报给太守,出卖了桃花源的秘密,不但如此还毛遂自荐,亲自当向导带领一班官府中人沿着自己所做的标记去寻找桃花源,为了邀功请赏,为了蝇头小利,渔人背信弃义,出卖了良善,但是苍天有眼,令人庆幸的是渔人等一帮人一无所获,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桃花源无人问津了。

    我们做出这一结论后,似乎万事大吉了,但是深思一步,当时真有这样的渔人吗?淳朴善良的桃花源人们“设酒杀鸡作食”,热情好客,家家户户都争相邀请渔人到自家做客,将其奉为座上宾。渔人就没有一丝感动之意吗?难道最基本的知恩图报也不明白吗?

    且不说这些,魏晋时期,连年战乱,社会腐朽黑暗,官府暴政比秦时尤甚,百姓民不聊生。世外桃源的境界是美好的,它宁静、平和、悠远、生活富足、民风淳朴。面对如此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的生活境界,凡夫俗子当然应该是求之不得,难道这个渔人就不留恋吗?

    可能离家多日,怕家人牵挂,回家报个平安,把受苦受难的家人或者族人接过来一块享福同住,也是有可能的吧,一个普通的打鱼人,知道太守府在哪吗?太守是人想见就见的吗?

    通过探究课文,我们又知道,桃花源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那么渔人也是一个虚构人物这就确定无疑了,陶渊明为什么要设计出个“渔人”并含蓄委婉而又充分无情地嘲笑、讽刺他呢?

    我认为,渔人这个形象不是讽刺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讽刺那个时代的黑暗和腐朽,讽刺那个时代人们的贪婪和虚伪,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他最痛恨的就是阿附权贵之人。他曾把“官场”比作“樊笼”,把为官时的自己比喻为“羁鸟”,以至于仅仅因为不愿见督邮就愤而辞官,并说我岂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可“渔人”竟为一己之私,不惜出卖热情招待自己的“村中人”,急急忙忙去告诉太守,并且为其带路,这种趋炎附势之徒,陶渊明怎么不痛恨呢?而在现实中,像渔人这样的趋炎附势之徒太多了,可是官场黑暗,哪有他这种清廉官员的生存机会啊,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报效国家造福百姓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美丽梦想罢了。

    在后人深深的叹惋中,陶渊明远去了,但是他追寻理想的身影却深深铭刻在世人心里。今天我们还在诵他的诗、读他的文,还会被他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所感染、所叹服。在后人眼里,在我们心里,陶渊明似乎从来没有走远,他孤独的身影似乎还在,他美丽的桃花源似乎一直还在,他追求桃花源的脚步还一直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我们怎么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tb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