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年前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圈子不是你主动加入就能混进去的。细细观察了许久,发现是一种常规事实。除非你有比较阴差阳错的人脉,不然大部分人是在什么层级,就是什么层级,升级并非只靠人脉关系。
在中国,社会的圈层分布,想要上升,还是得看做事的结果。做事的成绩与结果可以快速地对接各种资源,从而以某种数量级来上升到不同的层级。想想也是,别人凭什么来与你连接,应该就只在于你的能力、结果、成绩和资源。当然,看脸的社会也是有的。
结果是阶段的结果,而过程从一开始就要持续不断的下去。
2
想起小时候上学时最期待的总是春游秋游。那种长期学习偶尔放松出游的心理一直如同边际曲线一样由衰转盛,然后在游玩结束前跌落谷底。我们可以创造的是一次次的峰值行为,而这其中的频率和数值也要相应进行把握,过度消费这种心理就会产生依赖。
所以适度永远是看起来很正确可执行起来要拿捏左右细节的一句废话。
3
奶奶的小区里有一位废品回收员,他们叫他小金。小金我见过几次。
那天站在阳台上看到小金在小区楼下收了满满一三轮车的废品,可谓满载而归。奶奶说他靠收废品在老家盖了新房子,还生了两个孩子,有一种人生赢家的形容。还说,小金对小区里的大伯大妈很热情,都很熟悉,平时喜欢唱着山歌去收废品,非常的开朗。
我突然有点被这位小人物的世界所打动,也许我们只看到的是表面,也许他此刻是认真开心的,又也许他没有赚到钱盖新房。其他要写的鸡汤部分就此截然而止吧。
人的情绪被打动,其实是一瞬间的功夫。
4
关于婴幼儿的哭声免疫法。如果选择,坚持放弃都好,只是会有不同的结果,都需承受;第一天第二天的哭声只有体会了才知道是双方各自的撕心裂肺,因为事情的情绪只有到了那步那个阶段才能真正体会;能熬过去的,就能熬过去,等熬过去了,多的都是放弃下的疼爱,也少了那份当初的阴影。
That's all.
网友评论